首頁機械金屬運輸工具

從2023年日本移動出行展思維我國電動車布局方向

免費
字數 3355
頁數 7
出版作者 謝騄璘
出版單位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
出版日期 2024/01/23
出版類型 產業評析
所屬領域 運輸工具
瀏覽次數 938
評價分數 4人評價/5.0分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直接下載 加入最愛

一、2023年東京車展更名為日本移動出行展

由日本汽車工業協會(Japan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JAMA)主辦的東京車展(Tokyo Motor Show),與德國法蘭克福車展(Internationale Automobil-Ausstellung, IAA)及美國底特律車展(North American International Auto Show, NAIAS),被喻為全球三大車展;於2023年時隔四年再次舉辦,並更名為日本移動出行展(Japan Mobility Show,圖1),在東京有明國際展覽中心(Tokyo Big Sight)舉行,展覽標語為「發現讓你/妳迫不及待想駕馭的未來(Discover a future you can’t wait to navigate!)」,展覽期間為2023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參展企業數量近500家(2019東京車展192家)。

 

 

 

資料來源:日本移動出行展(2023/12)

圖1、日本移動出行展logo

 

二、乘用車: SUV仍為主軸,多家車款搭載品牌特色技術

運動型多功能車款(Sport Utility Vehicle, SUV),如Toyota FT-3e、Toyota Land Cruiser Se、Suzuki eVX等仍為展品主軸(如表1),但可見客貨兩用皮卡(如Toyota EPU)及多功能休旅車款(Multi-Purpose Vehicle, MPV)如騰勢-D9展出;模組化概念 (如Toyota Kayoibko)及微型車(如Suzuki eWX、MIH Project X)設計漸受重視。

亦可見多家車款搭載品牌特色技術,如Sony Honda Mobility- AFEELA Prototype可連線到家中的Sony PS5遊戲主機並可搭載Sony影音技術,BYD-海豹搭載刀片電池及電池車身化(Cell-to-Body, CTB)技術,騰勢-D9 搭載eSus車身控制技術。

 

表1、乘用車展品特色解析

資料來源: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整理(2023/12)

 

三、商用車:客製化解決方案具特色,氫能貨卡訴求長續航力

商用車方面,可見廠商可因應業主需求,客製化提供車款(如Toyota IMV 0)及解決方案(如MIH Project Y可包含車隊/能源管理等項目);氫能貨卡訴求長續航力特色(Hino PROFIA Z FCV續航里程600公里,Isuzu GIGA FUEL CELL續航里程800公里以上),並搭載集團內部自行研發燃料電池堆,Isuzu GIGA FUEL CELL並訴求配備外部供電功能(如表2)。

 

表2、商用車展品特色解析

資料來源: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整理(2023/12)

 

四、動力系統:多合一動力系統為各家研發布局重點

多合一動力系統(e-Axle)可見車廠(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OEM)及一階供應商(Tier1)投入研發與成果展出,除馬達、逆變器與齒輪箱等共通關鍵零組件外,各家整合布局略有差異,不同廠商間,可見將電池管理系統(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BMS)、熱管理系統(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TMS)或車載充電器(On Board Charger , OBC)納入多合一動力系統的作法(表3)。

 

表3、動力系統展品特色解析


資料來源: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整理(2023/12)

 

五、電池系統:無模組結構設計,可拆卸電池搭配微型載具

電池系統方面,則可見「無模組結構設計(Cell-to-pack)」及「電池包兼車身結構件(Cell-to-body)」技術展品(如表4),可節省電池模組殼體和隔板,增加相同空間下之電芯數量,進而達到車款長續航力目標。另一方面,則可見運用可拆卸電池(如Honda Mobile Power Pack e:、Gogoro GoStation)做為動力來源之微型載具(如Honda CI-MEV、Honda CI-MEV及MIH Project X)。

 

表4、電池系統展品特色解析

資料來源: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整理(2023/12)

 

六、結論與建議

目前國產車中僅見三陽工業代工生產之Hyundai-Porter(2023年1~11月累積銷量3,992輛)具雙廂版客貨兩用設計,以及中華汽車推出國產Zinger皮卡車款(2023年1~11月累積銷量443輛),後續可參考Toyota布局,研製國產電動客貨兩用皮卡,使其同時具備雙廂版客貨兩用車載客量及皮卡外觀設計,創造有別於進口車款之獨特競爭力。

商用車方面,目前國內已可見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於111年9月通過「淨零排放-氫能動力車載平台測試驗證及環境建構」以及相關計畫,國內產業動向亦可見車王電子與華德動能投資氫豐綠能,彩碤及研華合作打造氫能電巴;因此,未來可思維以此優質基礎,研製國產氫能貨卡車款,為國內大貨車節能減碳推動創造利多。

此外,展會中為物流輸送提供客製化整體解決方案之概念(如MIH Project Y),未來可發揮我國資通訊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強項,並可結合我國防毒軟體優勢及智慧城市相關推動計畫,搭配聯網化趨勢,在台灣示範場域(如淡海新市鎮、台南沙崙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展現客製化整體解決方案之實際應用樣貌。

動力系統現可見多合一動力系統為各家研發布局重點,國內近期亦可見工研院與康舒科技合作研製「碳化矽動力馬達驅控器」,並與富田電機、達信綠能共同開發六合一碳化矽動力系統,MIH積極投入研製並於本次展會中展現研發成果;未來國內業者可運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智慧電動車輛關鍵零組件自主開發研發補助計畫」之利多,持續深化動國產力系統技術。除此之外,本次展會中可見業者將車載充電器,納入多合一動力系統一環,並支援車輛對外部供電(V2L)功能(可於停電或野外露營時,供給小型家電使用),未來可思維做為國產特色電動車款之功能選項。

電池方面,已可見將電池包兼車身結構件設計(如電池上方頂面兼作車廂地板),未來可思維運用此概念,將國內電池系統及車輛底盤之供應鏈整合,共同研製此類跨域成果,並運用在國產電動乘用車或巴士,藉以提高續航力,消除民眾或業者之里程考量議題,進而有利推動2030年市區公車全電動化及2040年新售小客車全電動化目標。

另一方面,則可參考展會中微型載具設計概念,對應國內市場特定族群需求,如銀髮族短程移動,家庭日常生活需求(如買菜、孩子接送等)研製優質平價(如於續航里程及車價間,取得目標客群平衡甜蜜點)微型車輛,搭配國內既有換電設施,建立具特色國產微型車輛及周邊充/換電商業模式。

上一篇中歐工具機產業概況與拓銷建議
下一篇國際扣件大廠淨零永續個案探討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