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智慧醫療為我國與東南亞國家智慧生活關注領域
盤點東南亞智慧國家/智慧城市相關政策,可發現智慧醫療為在智慧生活範疇共同關注的領域,包括:新加坡智慧國家健康領域主要聚焦於遠距醫療的應用;馬來西亞智慧城市框架智慧生活領域,致力於透過數位技術提高醫療品質;泰國智慧生活領域的健康照護,以及印尼100個智慧城市計畫中的智慧生活,涉及智慧健康的應用等(如表1)。
同樣地,從近期我國未來重點產業發展計畫中,可觀察到智慧醫療/精準健康產業的重要性。2020年國發會所發布國家發展計畫(110至113年),「數位創新,啟動經濟發展新模式2.0」將精準健康戰略產業作為六大核心戰略之一。精準健康產業內容包括提供個人化預防、醫療、照護方案而促進健康的相關產業。同樣地,第十一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亦提出運用智慧科技建立需求導向的健康與照護體系,使人民取得近用、可負擔的公衛與醫療等資源,以增進全民的健康福祉,所聚焦的重點包括:防疫、精準健康、智慧健康與遠距醫療等。
表1 東南亞重點國家智慧生活目標領域

資料來源:中華經濟研究院整理(2020年10月)。
在東南亞國家中,新加坡不論在公部門或者是私部門皆相當積極運用物聯網於智慧醫療領域,包括:健康管理、預防醫學、精準醫學、病患解決方案與照護等。此外,以AIoT為核心的新加坡加速器AIRmaker透過協助產業轉型、促進跨境交流,以及建立創新社群等模式,協助許多東南亞地區醫療領域的新創公司發展,如Aerspace、Brain Dynamics以及Modcast,為東南亞智慧醫療發展的動力。因此,本文以新加坡智慧醫療為例,分別就公部門、大學育成中心、加速器以及新創進行探討。
表2 東南亞各國智慧醫療領域的物聯網應用

註:◎代表政府政策、◆代表新創。
資料來源:中華經濟研究院(2020),東南亞創新創業發展與我國產業連結:智慧科技領域觀點(2020年10月)。
二、新加坡智慧醫療
(一)公部門:新加坡智慧國家(健康領域)
新加坡智慧國家健康領域所實施的重點計畫,包括:醫療保健輔助機器人、一站式數位醫療門戶、應用程式National Steps Challenge、Healthy 365以及遠距醫療(遠距諮詢與遠距復健TeleRehab)。2020年為因應疫情更推出TraceTogether應用程式(如圖1)。

資料來源:翻譯自https://www.straitstimes.com/sites/default/files/attachments/2020/03/21/vnapp_5541158.pdf, last visited in 2020/4/13。
圖1 新加坡TraceTogether新加坡之防疫警示程式
(二)大學育成中心:新加坡大學企業中心(NUS Enterprise)
大學育成中心亦在新加坡智慧醫療生態系統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包括提供設備、法規與會計等諮詢服務、資金支持,以及協助連結利害關係人。例如新創Roceso為新加坡國立大學所技轉,並於2016年成立公司。產品EsoGLOVE中風復健機器人為可攜帶、輕量化並結合虛擬實境,可為中風與神經損傷患者復健。2018年取得美國FDA、2020年獲得新加坡HSA和EU CE標誌認證,並與全球5家醫院建立臨床合作關係。該公司亦與我國快製中心鏈結,透過快製中心與台灣手套和氣囊專業代工廠合作,並找到台灣代理商晁禾拓展市場通路,進入醫院復健中心。

資料來源:中華經濟研究院(2020),東南亞創新創業發展與我國產業連結:智慧科技領 域觀點(2020年10月)。
圖2 新加坡新創Roceso與技術處快製中心合作
(三)加速器:新加坡AIRmaker
新加坡加速器AIRmaker於2016年由新加坡星橋騰飛集團(Ascendas-Singbridge)、潤揚集團和SGInnovate所共同成立。其願景為成為AIoT創新的國際平台。所關注的領域,包括:智慧城市、先進製造業、智慧醫療、農業技術、食品與營養。在模式上,透過協助解決主要參與者的創新需求,進而促進產業轉型、促進亞洲與其他地區跨境技術交流;建立AIoT創新社群,讓創新者、公司、政府機構、投資者、製造商和專業服務提供商進行互動和共同創新。
目前AIRmaker已成功投資位於新加坡、印度以及其他亞洲國家的16家新創。這些新創大多數已經完成原型設計階段,並與政府機構和跨國公司進行試點。其中運用物聯網於智慧生活的東南亞案例以醫療保健為主。例如新加坡Aerspace主要透過運動分析技術,解決醫院與療養院住院患者跌倒問題。泰國Brain Dynamics則為開發一套系統,提供語音設備,該設備可透過大腦訊號協助癱瘓、無法說話的重度殘疾人,與其家人以及醫療人員進行交談。新加坡MODCAST則是提供導入物聯網的訂製骨科石膏,藉此追蹤患者復原狀況並提供精準照護。

資料來源:中華經濟研究院(2020),東南亞創新創業發展與我國產業連結:智慧科技領域觀點(2020年/10月)。
圖3 新加坡加速器AIRmaker
(四)新創:Biofourmis智慧醫療領域物聯網應用
Biofourmis成立於2015,創辦人兼執行長Kuldeep Singh Rajput以及聯合創始人WendouNiu皆為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生,透過整合可穿戴智慧感測器、智慧應用程式、醫療資料庫以及大數據運算中心,並開發數位醫療分析引擎Biovitals,運用AI技術進行資料研究分析,為患者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醫療服務,進而幫助醫師做出更正確即時的診斷,提升患者存活率和生活品質。該引擎已獲得FDA許可。對外合作上,透過與全球醫療保健組織、研究醫院和生物製藥公司合作,以降低醫療保健成本、加快藥物研發和改善患者預後為目標。產品線涵蓋多個治療領域,包括心臟衰竭、冠狀動脈疾病、疼痛監測以及COVID-19。在模式上,透過結合外部資源,加速創新並開發智慧醫療領域的物聯網應用。例如新加坡醫療新創Biofourmis透過美國、瑞士與香港合作,進行產品創新。像是串聯許多美國診所與醫院,進行心臟疾病監測開發,2019年更將總部移至美國。與瑞士藥廠合作於心臟衰竭項目,並收購瑞士感測器公司Biovotion AG,以強化生物感測器相關技術。近期因應疫情與香港大學以及當地合作夥伴針對COVID-19進行合作。
三、小結
智慧醫療領域為東南亞發展智慧生活的重點之一,所關注的類別涵蓋:健康管理、預防醫學、精準醫學、病患解決方案與照護。其中病患解決方案(尤其是遠距醫療)以及照護,是與我國共同關注的領域。
在病患解決方案方面,新加坡新創Biofourmis透過數位醫療分析引擎Biovitals收集數據並分析,協助醫師診斷,更透過與全球醫療保健組織、研究醫院和生物製藥公司合作,開發降低醫療保健成本、加快藥物研發的解決方案。另透過物聯網、人工智慧與可穿戴式裝備的結合,並鎖定遠距醫療領域,例如新加坡智慧國家、與新加坡大學企業中心所育成的新創EsoGLOVE皆推出遠距復健解決方案。中風復健機器人亦積極取得許可(美國FDA、歐盟EU CE以及新加坡HAS),進一步將產品推向海外。其中與我國連結的部分,透過與我國快製中心合作,串聯台灣手套和氣囊專業代工廠,並找到台灣代理商晁禾拓展市場通路,進入我國醫院復健中心。
在照護方面,可觀察到新加坡智慧國家建立醫療保健輔助機器人平台,促使產學研共同合作,共同開發和測試有影響力的醫療保健解決方案。而新加坡加速器AIRmaker所投資的新創Aerspace,透過運動分析技術,解決醫院與療養院住院患者跌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