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人口急遽增加,對糧食的需求也不斷攀升,根據聯合國的預測,全球到2050年的糧食生產至少需提高50~60%才能滿足當時90億人口所需,然而病蟲害與極端的氣候變化,導致農作物生產受到極大影響,糧食不足的問題更是雪上加霜,只得依賴農藥的使用,以確保糧食供應無虞;另一方面,臺灣氣候高溫多濕,病蟲害種類繁多,加上農作物品種多樣,栽培次數與空間密集的結果更導致病蟲害猖獗蔓延,長久以來農民為確保收成,以多施用農藥,來降低田間病蟲害密度以減少損失,並維持作物產量和品質;農藥的安全使用不僅關係到作物的生產及品質,更與國民的飲食衛生安全以及自然環境生態的維護息息相關,為維持永續農業發展與環境保護,開啟了生物性農藥產業的發展,開發無毒天然且具病蟲害防治效果的生物性農藥重要性日益增加。本文將針對臺灣生物性農藥的發展現況進行概述。
一、前言
二、全球生物性農藥市場成長迅速
三、臺灣生物性農藥產業成長空間大
四、臺灣業者開發生物性農藥產品以微生物製劑為主
五、產學合作開發多樣化微生物製劑產品
六、生物製劑與天然素材產品多依賴農委會技術轉移與廠商自行開發
七、未來展望
圖1、2010~2021年全球化學農藥及生物性農藥市場規模變化
圖2、2015~2021年臺灣生物性農藥產值變化
表1、臺灣生物性農藥登記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