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銀行在「了解你的客戶(Know Your Customer, KYC)」與「反洗錢(Anti-Money Laundering, AML)」上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成效有限。根據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的資料顯示,2015至2022年間,一些引領市場的金融機構在相關領域的支出每年可增加高達10%,卻僅能攔截全球金融犯罪資金流的約2%。造成此落差的核心原因在於營運與作業低效率:高達 10至15%的全職人力長期被綁在KYC/AML任務,流程自動化程度偏低,資料來源分散且缺乏標準化,導致人工覆核與重工普遍存在,並使客戶體驗因開戶與進件過程冗長而出現流程斷點。此外,金融犯罪控管還面臨龐大的成本基礎、個案處理分散、負面媒體蒐集與報告撰寫耗時等結構性問題,造成投資報酬率受限。
一、AI賦能銀行金融犯罪防治轉型
二、AI工具層的進化:從分析到生成的價值
三、代理型AI:自主協作帶來的質變
四、台灣產業的機會與挑戰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