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整體產經整體產業研究

新加坡人工智慧計畫推動策略與做法:以AI.SG計畫為例

免費
字數 2486
頁數 5
出版作者 李佳儒、余佩儒
出版單位 中華經濟研究院
出版日期 2018/12/03
出版類型 產業評析
所屬領域 整體產業研究
瀏覽次數 1628
評價分數 2人評價/5.0分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直接下載 加入最愛

 

一、前言:人工智慧對新加坡智慧國家的重要性

2017年全球智慧城市指數(Global Smart City Index)新加坡位居全球首位,領先倫敦、紐約以及首爾等城市,顯示出新加坡政府自2014年以來,所推動的智慧國家政策已有一定成果。新加坡的智慧國家項目包括:國家數位身分(National Digital Identity)、數位支付(e-Payments)、智慧國家感測器平台(Smart Nation Sensor Platform)、智慧城市移動(Smart Urban Mobility)以及人生時刻(Moments of Life)平台,皆可觀察到物聯網以及大數據的相關運用,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加速大數據商業革新,並作為新加坡智慧國家發展的重要加速引擎。以下以AI.SG計畫為主要討論標的。

 


二、新加坡AI.SG計畫框架

2017年新加坡政府所推出的AI.SG(AI Singapore)計畫,其宗旨為催化、協同與提升新加坡人工智慧能力,進而提高未來數位經濟成長動能。在做法上透過KELABERETIV平台串連新加坡研究機構、人工智慧新創企業以及開發相關產品公司共同組成生態系統,進行研究發展、創造先進研究工具與培育人才。在相關部門推動方面,新加坡國家研究基金會(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NRF)提供5年1.5億美元預算;智慧國家與數位政府辦公室(Smart Nation and Digital Government Office, SNDGO)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扮演共同管理角色;新加坡資通訊媒體發展局則在人才培育與產學媒合方面發揮極大作用。

從技術準備度量表(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 Scale, TRL Scale)角度觀察,該計畫目標主要可分為三個部分(如圖1),包括:1.TRL1~TRL2階段:投入並深化技能,以掌握下一波科技創新機會,例如在「基礎研究」領域項目中,透過建立AI研究提案平台,向新加坡各界徵集在AI領域所重視的問題,以及感興趣的領域解決方案,進而導入到國家政策中;2.TRL3~TRL6:利用人工智慧來解決影響社會和產業的「重大挑戰」,例如醫療、城市發展以及數位金融領域;3.TRL7~TRL9:擴大業界對於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使用,透過人工智慧技術提高生產力、進行產品創新,以及將人工智慧技術商業化,例如「100 Experiments」計畫。分述如下。


 

資料來源:參考自AI.SG官網,本研究繪製。

圖1  新加坡AI.SG計畫

 


(一)基礎研究

基礎研究項目領域主要透過提案徵集(Inaugural Call),以協助高質研究發展,並促進人工智慧與相關技術領域發展,而該計畫下較感興趣AI基礎研究領域,共有5個部分。第一、AI與人文,涵蓋AI系統關鍵領域的驗證、道德與風險議題,以及AI系統規範與價值;第二、仿人類學習系統,涵蓋的範圍則從個人或小公司所產生、建立或製作的資料等,進行小規模數據學習,並讓系統具備解釋溝通、資訊與意義之間關係的能力,進一步運用數據與學習系統進行創造與設計;第三、集體智慧型是透過合作,共用或者群體智慧,以及集結眾人意見進而轉化為決策;第四、計算機智慧則會為共同學習的演算法、知識表述與推理,帶來架構與下一波學習;第五、相鄰科學則包括感測、隱私保護、電腦安全、計算平台/結構以及認知與神經科學等。


 

資料來源:參考自AI.SG官網,本研究繪製。

圖2  新加坡人工智慧研究提案平台

 


(二)重大挑戰

透過跨領域研究團隊組成,促進人工智慧相關創新技術,以因應健康、城市解決方案和金融領域的巨大挑戰。途徑上包括符合國家優先事項和部長級計畫、由當地和國際思想領導者(thought leaders)進行指導,並由AI研究人員、專家和決策者進行制定,所制訂的重大挑戰需包含三項元素:有影響力(Impactful)、鼓舞人心(Inspiring)並且可衡量的(Measurable)。首次徵集提案是在健康領域,旨在鼓勵透過人工智慧技術創新,以強化健康和疾病管理,例如人工智慧技術如何協助基層醫療團隊在5年內減少20%高血糖、高血壓與高膽固醇患者。

(三)100 Experiments與學徒制計畫

100 Experiments中KELABERETIV平台類似於黑客松平台,透過學徒制計畫與人工智慧商業夥伴計畫,連結相關企業、人才與技術需求者三者間合作,由人工智慧技術企業提出項目申請,包括:問題陳述、技術要求,以及能帶給組織、客戶與社會的價值,並由AI.SG管理委員會審核,當項目審核通過,將媒合適合研究人員。研究人員主要來自學徒制計畫端所培育的人才,計畫提供9個月有津貼的全日制AI培訓課程,讓具潛力的人工智慧領域人才能無後顧之憂學習,並且於後續提供場域進行發揮。此外,中國大陸人工智慧軟體公司Transwarp也透過研發活動、研討會與交流進行合作(可參見圖3)。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圖3  新加坡100 Experiments與AI學徒制計畫

 


AI商業夥伴計畫在100 Experiments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協助當地對於AI解決方案具有潛在需求的企業,尋找到相對應的AI技術提供商,並提供人工智慧轉型的指導與諮詢。另外,為提高潛在需求者對AI領域認識,100 Experiments中更設置提供指導與資金協助等做法,以促進當地企業採用AI技術進行產業轉型。

 


三、下一步:擴大群眾對人工智慧認識

2018年AI.SG計畫成立一周年,推出AI for Everyone(A14E)和AI for Industry(AI4I)兩項計畫,主要目標是在未來3年內協助超過13,000名民眾對人工智慧具有一定掌握度。前者是由資通訊媒體發展局與微軟合作,每個月舉辦2個工作坊,以13歲及以上的民眾為主要對象,透過3小時的工作坊讓民眾接觸基礎人工智慧技術和數據科學,並了解如何透過人工智慧技術改善日常生活或工作。後者則由微軟、英特爾以及線上學習平台DataCamp提供三個月付費課程(500新幣),參與者透過線上學習與工作坊學習編碼語言Python,目標是協助超過2,000名具備一定技術能力的專業人士,強化編碼能力,以促進人工智慧技術開發與創新。此外,資通訊媒體發展局為加快培訓計畫的實施,提供參與者補助。

 


四、小結

綜合來看,新加坡AI.SG計畫所扮演的角色為智慧國家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從框架中可觀察到其路徑,首先,「徵集適合開發的領域」,投入並深化技能,以掌握下一波科技創新機會(如基礎研究);其次,透過「設定健康、城市解決方案和金融領域題目」,徵集人工智慧技術解決國家挑戰的方案;最後,「連結相關企業、人才與技術需求者三者間合作」,促進人工智慧技術商業化。其中在人工智慧技術商業化階段,所推出100 Experiments,當中透過學徒制計畫,將培育的人才導入到100 Experiments 的KELABERETIV平台中,以協助AI技術提供商所需的研究人員,並透過AI商業夥伴計畫在100 Experiments協助當地對於AI解決方案具有需求的企業,尋找到對應的AI技術提供商以及提供人工智慧轉型的指導與諮詢。而下一階段將透過AI for Everyone的工作坊和AI for Industry的培訓課程,以擴大群眾對人工智慧認識。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圖4  AI.SG計畫綜整

上一篇台灣科技廠商內部工程師經驗談(...
下一篇全球產業趨勢觀測:模具產業動態...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