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整體產經科技法律研析

科技法律透析第36卷第01期-美國重新建構行使介入權之考慮因素,期能介入專利授權以降低藥價

150元/點
字數 2166
頁數 4
※PDF內容為不可複製與列印
出版作者 施雅薰
出版單位 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
出版日期 2024/01/15
出版類型 產業評析
所屬領域 科技法律研析
瀏覽次數 353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直接下載 加入最愛
摘要

自《拜杜法案》頒布40多年來,介入權從未被行使過。40多年來只有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收到8件行使介入權之請求,請願者皆為針對特定藥物請求NIH行使介入權,其中大多數原因為藥價過高,如2004年之愛滋病藥物Norvir/ritonavir、青光眼藥物Xalatan/latanoprost、2016年之前列腺癌藥物Xtandi/enzalutamide等,惟全數皆遭NIH拒絕。因此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機關行使過介入權。本框架將「價格合理性」列入適用介入權之考量因素,將使未來機關可於定價過高時有可能行使介入權。

上一篇科技法律透析第36卷第01期-...
下一篇科技法律透析第36卷第01期-...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