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在能源轉型與淨零碳排中扮演關鍵角色,不僅可作為儲能媒介,也廣泛應用於鋼鐵、化工與半導體產業。燃料電池技術依溫度分為低、中、高溫三類,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與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分別主導交通與工業應用,市場需求持續成長。氫電解槽則以質子交換膜電解槽與鹼性電解槽技術成熟,建置量最大;固態氧化物電解槽具高效率與低能耗潛力,正積極開發中。市場預估顯示,至2040年,電解氫設備產氫量將達重組氫產量的四倍以上,成為主流製氫方式。台灣也逐步投入相關技術,如台達電布局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與電解槽系統。整體而言,氫能結合再生能源與儲能的特性,將成為推動產業脫碳與能源韌性的核心技術。
一、燃料電池的分類與應用
二、氫電解槽的分類與應用
三、電解氫與重組氫的市場競爭
四、結論
表1 燃料電池技術分類與應用領域
表2 燃料電池歷年與預測之銷售金額和建置容量
表3 氫電解槽技術分類與應用領域
表4 近年來各技術總安裝氫電解槽容量(以產氫所含的化學能計)
表5 氫氣製造設備市場(金額)變化預估
表6 氫氣製造設備市場(產氫量)變化預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