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技醫藥生技製藥

CAR-T免疫細胞治療於神經母細胞瘤之發展現況

600元/點
字數 3136
頁數 6
出版作者 戴瑋恬
出版單位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
出版日期 2024/07/11
出版類型 產業評析
所屬領域 生技製藥
瀏覽次數 505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直接下載 加入最愛
摘要

神經母細胞瘤(Neuroblastoma, NB)源於交感神經的神經脊,大多數出現在腎上腺髓質,為兒童癌症好發第四位。在小於一歲的嬰兒年齡族群中,NB為最常見的實體腫瘤並居惡性腫瘤之致死率首位。每年於臺灣新增神經母細胞瘤個案約20~30例,美國約800~1,000例,於0~14歲孩童的好發率約為10.7例/每百萬人,九成以上病童發病於十歲以前。神經母細胞瘤整體發生率低,少數為遺傳性,並與ALK、MYCN等致癌基因相關,故目前亦為台灣罕見疾病基金會服務項目之一。神經母細胞瘤治療包括: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自體骨髓幹細胞移植與抗體治療等。神經母細胞瘤發現時,常已進入第三或第四晚期病徵,此類高危險神經母細胞瘤(high-risk neuroblastoma),對目前傳統治療之療效反應率低,轉移機率高且普遍預後不佳,即使經手術切除、放射治療或高劑量化學治療後,仍有接近50%的高復發率。2015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批准抗GD2抗體(Dinutuximab)應用於神經母細胞瘤病童,為NB治療帶來新的篇章。

內文標題/圖標題/表標題

一、GD2抗體與神經母細胞瘤

二、Anti-GD2 CAR-T免疫細胞治療

三、ALK CAR-T免疫細胞治療

四、結語-CAR-T細胞如何突破神經母細胞實體腫瘤障礙

圖1 2023~2028年全球神經母細胞瘤用藥市場

圖2 2023年及2032年全球CAR-T細胞治療市場規模

表1 CAR-T免疫細胞治療用於神經母細胞瘤之臨床試驗

上一篇電動車輛續行性能測試新添利器
下一篇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發展現況及趨勢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