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半年石化業延續2008年的不景氣,關廠、停工、裁員等消息仍層出不窮,各國為了提昇市場的需求,在各國促進經濟發展的振興方案,石化業的景氣在2009年下半年起逐漸回升,預計2010年將可延續景氣復甦。近年來石化業的成長主要依賴中國對於石化原料的需求,然而中國自2000年以來就積極投資大型石化計畫;同時中東國家挾其充分的油元和原料成本優勢,積極新建石化中心,尤以中東國家使用天然氣為進料,生產石化原料和中間體,在大宗石化產品具有相當的價格優勢。中東與中國多項石化中心因為金融風暴的影響紛紛延後投產,但是從2009年下半季開始陸續開車,預料2010年這些新增產能將對全球石化產業帶來另外一股威脅。煉油、乙烯、化肥以及高值化產品是中國石化產業主要發展的目標,依據大陸的政策,2011年之前會快速提高這些產品的產能與產量,各國新增產能多以中國市場去化,未來各國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中國石化產業結構加速調整,重視技術的提升、高值化產品的自給率的增加,並且加快海外投資的腳步。為瞭解2010年石化業的景氣和石化原料價格變動趨勢,本計畫以問卷調查業界專家對於景氣看法,綜整專家意見認為:影響2010年石化業景氣最大的因素在於中國與中東新增的產能,但是2009年已經是景氣的谷底,多數專家認為明年景氣下探的機率低。各石化產品的產能利用率能保持在八成以上。專家建議面對中國與中東的威脅,業者應提高產品品質、建立區隔。東協加一將在2010年開始運作,屆時關稅的議題將對我國石化業出口造成莫大的衝擊,其中在大宗石化產品中,影響我國出口最深的產品為PTA、ABS。專家認為ECFA對台灣石化業的正面效益遠大於負面效益。簽訂ECFA在短期內可以解決關稅的議題,長期的方展有助於我國在國際上貿易的拓展。面對變動的全球石化產業,建議廠商改變產品營業模式、引入國外商業化技術移轉、分散外銷市場、深化中國大陸內銷市場以及採取接近原料或市場的佈局策略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