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係工業技術研究院機械工業研究所ITIS專案計畫下,對本國配電盤工業
所進行的調查研究成果。研究期間自民國84年4月起至民國84年7月止,共四個月。
研究對象為本國台灣地區生產中高壓配電盤、船舶用配電盤、車輛用配電盤及馬達
控制盤等產品的廠商,另外針對工業總會會員廠商抽樣調查其使用配電盤之行為。
製造廠部分採人員訪問與郵寄問卷法,共發出43份問卷,回收18份,回收率為44.4
%。使用者問卷採郵寄問卷法共發出一千份問卷,回收可用問卷 126份,回收率12
.6%。
依工業生產統計月報,本國配電盤工業在民國83年得總銷售值為57億元,總進
口值為66億元。研究調查結果發現主要廠商之平均出口比例為2%,約1.1億元,可
見得本產業為典型之內需型產業。民國83年的產業集中度 CR4,約37.7%,屬低度
寡占產業,調查訪問發現除了現有的約17家主要廠商外,尚有數百家小型工廠產銷
配電盤,主要廠家對產業的主導力量並不強。本國主要業者都與國際上知名重電廠
商保持技術合作關係。目前關鍵零組件雖然仍大部分由國外進口,但是主要廠家都
已經嘗試研究發展部分零組件,自製程度的提升應屬樂觀。
台電為國內最主要的機構採用者,而其推動的「國產化」政策更是引導國內重
電業者升級的重要措施,台電所屬的電力綜合研究所是國內唯一的專業研究所。國
內目前唯一的配電盤測試機構為財團法人台灣大電力試驗中心,然而,在設備人力
上都有待加強以進一步發揮功能。除了這些機構的研究發展努力外,本研究調查發
現業者的研究發展實力無論由投資規模或人力配置加以考慮都十分脆弱。
本國的配電盤標準規範以 CNS為準,但較IEC、JAS、ANSI等仍有距離,台電之
材料採購規範較為嚴格但僅限於台電本身的採購程序受其規範。另社團法人,中華
民國電機電子協會( CED)亦制定配電盤之標準規範。可見國內對配電盤的標準規範
。可見國內對配電盤的標準規範腳步下一,而且標準互異,這一點對本產業的發展
會有不利的影響。
調查結果發現,國際重電機廠商集團由於掌握關鍵零組件而構成進入威脅並降
低本國業者的對上游的談判力。在下游談談判力方面,由於國內沒有具規範力的產
品標準可循,使用用戶可以就各類的國際廠牌中挑選自己喜歡的產品,因此配電盤
業者相對的對下游業者的談判力也就降低了。喪失上下游談判力也使本產業主要廠
商的利潤邊際備受威脅,因此,主要的競爭能耐在於組裝作業的效率化,主要的競
爭手段在於價格低廉。在這種產業生態之下,業者幾乎沒有任何誘因去從事研究發
展或開發新產品。
調查結果發現六個主要的配電盤開發課題:1.電力自動化;2.智慧型配電盤;
3.全封閉式開關及其應用;4.配電盤製程合理化與自動化;5.小型化、彈性化及可
維護程度高的配電盤盤體;6.關鍵性零組件所需的周邊器材。由於考慮到重電機技
術仍掌握在國際重電廠商的手裡,國內的重電機研究實力薄弱,因此,針對以上六
個課題的開發計畫應結合業者,台電以及主要的工業研究機構綜合編組方為可行。
加入GATT之後,政府角色應越趨中立。本研究建議政府仍可在健全產業資訊以
及提高產品標準規範上協助本國配電盤工業發展,其中,尤以提高配電盤標準規範
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