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機械金屬機械設備

我國交換式電源供應器產業發展趨勢與競爭分析

免費
出版作者 蔡金坤
出版單位 工研院IEK系統能源組
出版日期 1999/07/01
出版類型 產業報告
所屬領域 機械設備
瀏覽次數 4871
評價分數 1人評價/5.0分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加入最愛
摘要

摘 要

一、研究目的

我國是全球SPS產品最大生產國,但是絕大部份是使用在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等低瓦數、標準型的產品,由於技術層次不高、單價便宜、附加價值低,我國廠商賺取的是微薄且

勞力密集的加工利潤。同時,雖然未來全球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將會持續成長,但是在量大價滑的趨勢下,我國SPS產品的獲利空間將會受到更明顯的擠壓。由此可見,我國

SPS產業的發展,除了在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領域之外,更應積極找尋其他可能的發展空間。

因此,本計畫的研究目的包括:(一)瞭解全球交換式電源供應器的市場現況、產業發展趨勢,以及主要廠商的產品和技術動態;(二)分析我國交換式電源供應器產業現況、技術層

次,以及重要廠商動態競爭互動模式;(三)探討我國交換式電源供應器產業的發展方向或機會。

二、產業特性

1. 產品生命週期長

SPS是電力電子技術最基礎的產品,也是電子產品或機械設備中必要的裝置。SPS學理基礎包括能量轉換原理、實際元件、功率轉換器、電磁共容設計,產品開發首重實際經驗傳

承與累積。技術上相對成熟且演進相當緩慢,產品的生命週期較長,例如個人電腦快速升級,但關鍵組件之一的SPS產品變化程度不到10%。

2.進入障礙低且替代性高

SPS產品市場區隔相當明顯,除了個人電腦領域的標準型產品之外,各家廠商都有其專精的市場利基產品。SPS產品的應用著重實際性,必須視應用場合平衡經濟、技術兩方面,

技術重點包括電路設計、實際元件、layout,實際經驗最重要。由於市場元件(例如電阻、電容、磁性元件、功率半導體、控制晶片)取得容易,產品開發實務經驗最為重要,

因此廠商要進入另外一個市場區隔的障礙相當低,而且產品之間的替代性相當高。

3. 產品多樣化且種類繁多

交換式電源供應器的產品中,約有八成是屬於使用者規定的特製電源,其餘二成才是屬於標準型電源。

三、全球SPS市場成長趨勢

全球SPS產業廠商家數眾多,大大小小規模的生產廠商超過1000家以上,平均每家廠商的全球市場佔有率最多不超過3%。規模大者,每年營業額超過5.0億美元,合計廠商

家數佔不到20%;規模小者,每年營業額只有1千萬美元,合計廠商家數佔80%以上。SPS產品具多樣化,而且種類繁多,市場區隔相當明顯(除了個人電腦產業之外),各家

廠商都有其專精的利基產品。

根據Frost & Sullivan的統計資料顯示,1996年全球SPS市場的銷售量和銷售值分別1.1億台、125.5億美元、平均單價為116.3美元/台;預

測2003年全球SPS市場的銷售量和銷售值分別可達2.3億台、260.1億美元、平均單價為112.4美元/台;1996-2003年平均複合年成長率為

11.0%。在銷售值成長率方面,1996年為10.4%,預測2003年為11.3%。

整體而言,由於SPS產品主要是應用於資訊和通訊產業,這二個領域應用的功率(W)範圍大部份是300W以下的低功率產品。這些產品特質是屬於標準型或修正標準型產品,相

對上技術層次較低、進入障礙不高、單價較為便宜,主要的競爭基礎是以量取勝的大規模生產方式,因此市場在量增價滑的因素影響之下,1996-2003年全球SPS市場顯示

的趨勢是銷售值和銷售量持續增加、平均單價逐漸下降、每年銷售值成長率逐年遞增。

四、我國SPS產業發展現況

1998年全球低價電腦風潮的影響所向披靡,我國SPS產業亦和全球PC市場的走勢同步,呈現量增價滑的趨勢。近幾年來,一方面由於受到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使得全球個人

電腦市場成長趨緩;另一方面,由於個人電腦低價化趨勢,造成上游組件量增價滑市場走勢的影響下,使得我國SPS產業的獲利空間受到相當明顯的擠壓,產值成長進一步趨緩。

1998年我國SPS全球總生產值(包括台灣和海外地區)為664億台幣,成長率為18.6%,這和1997年相比較,我國SPS產值成長率明顯下滑。預期1999年由於

歐美市場對個人電腦產品的需求將持續穩定成長,以及國內行動通訊產品大量需求因素的影響下,我國SPS全球產值將成長12.3%,為745.4億台幣。展望未來,由於全球

行動通訊產品的逐漸普及,市場對於小型、輕量、低成本的電源供應器產品需求將快速增加,通訊產業可望成為SPS最具潛力的市場之一,尤其是可攜式通訊產品領域。另一方面,

雖然未來全球個人電腦領域應用的SPS將會持續成長,但在量大價滑的市場趨勢下,我國SPS產業營收將逐漸平緩,而且獲利空間非常有限。目前國內的電源供應器廠商已逐漸

適時調整產品策略,未來將平衡發展個人電腦、高階伺服器、工作站,以及通訊設備用的電源供應器,使得我國電源供應器除了在個人電腦領域應用之外,開拓更大的市場空間。預

期2000年,我國SPS全球的總生產值將在高階伺服器、工作站、通訊設備領域應用的帶動下,持續維持二位數字的成長。預期2000年我國SPS全球的總產值為830億台

幣,成長率為11.3%。

我國SPS廠商為了達到經濟規模及有效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積極配合電腦產業全球分工的發展趨勢,以根留台灣為前提,在美國、歐洲、大陸、東南亞等地區都有分工生產的基

地。根據本計畫調查顯示,1996年我國SPS全球生產基地產值的分佈是台灣地區為97.0億台幣,佔24.2%;大陸地區為244.4億台幣,佔61.1%;東南亞地區

為23.4億台幣,佔5.8%;歐美等其他地區為35.3億台幣,佔8.8%。隨著我國國內SPS產業逐漸調整發展高階伺服器、網路、工作站及通訊設備等專業領域市場,我

國廠商逐漸加速將單價較低的低功率、標準型的產品外移,造成台灣本土地區的產值急速下滑。

五、我國SPS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未來個人電腦市場在歐美經濟持續成長、網際網路與低價電腦風潮的帶動下需求量大增,我國SPS產品的生產規模因而可望持續快速成長。另外,目前國內SPS廠商除了在個人電

腦市場上擁有絕對量產優勢之外,未來隨著區域網路及網際網路應用的普及,全球伺服器及通訊設備市場將會快速成長。國內SPS廠商產品策略已經逐漸平衡發展高階伺服器、工作

站,以及通訊設備用的電源供應器,由於這種電源供應器必須依照客戶需求特性個別設計,具有高度客戶化的高附加價值產品,預期未來國內SPS廠商在伺服器、通訊設備等專業應

用領域市場的生產比重將會快速成長。

我國SPS市場發展趨勢:(一)空機出貨方式;(二)策略聯盟;(三)大者恆大、強者恆強;(四)重要安全標準。

六、我國SPS產業競爭分析

有關我國SPS產業SWOT分析,如下圖所示:

優勢(Strength) 劣勢(Weakness)

‧SPS標準型產品具規模經濟。

‧個人電腦產業完整,上中下游策略聯盟。

‧掌握全球PC大廠訂單,而且彼此長期合作。

‧全球運疇管理能力。 ‧台灣勞工短缺且土地成本高。

‧高功率、可靠度與高效率技術基礎不足。

‧高功率電源元件掌握於日本,例如400W以上電容器、變壓器。

‧特殊規格產品障礙相當高,縱使達到技術水準,客戶亦不敢使用,例如軍方和航太產業。

‧網際網路快速普及。

‧Server、Telecom應用市場快速掘起。

‧Captive廠商使用的電源供應器逐漸轉為outsourcing。

‧特製電源需求市場潛力雄厚。

‧準個人電腦系統(Barebone)出貨型態。 ‧電源供應器自動化程度差,需要大量且廉價勞動力。

‧技術層次不高,進入障礙低,市場完全是以價格競爭為主。

‧產品標準化由系統廠商主導,電源供應器廠商只能Follow。

機會(Opportunity) 威脅(Threat)

我國SPS產業SWOT分析

七、結論與建議

未來全球桌上型和筆記型電腦使用的SPS市場將會持續成長,而且我國SPS產品仍將在全球市場上持續佔有最重要的地位,但是這種以量取勝的低成本優勢,在量大價滑的市場趨

勢下,獲利空間將會受到更明顯的擠壓,利潤非常有限。

國內SPS廠商未來產品策略已經逐漸平衡發展高階伺服器、工作站,以及通訊設備用的電源供應器,由於這種電源供應器必須依照客戶需求特性個別設計,具有高度客戶化的高附加

價值產品,預期未來國內SPS廠商在伺服器、通訊設備等專業應用領域市場的生產比重將會快速成長。

雖然我國是全球交換式電源供應器產品的最大生產國,而且在國際市場上擁有低成本的競爭優勢。然而,如此的競爭優勢極其脆弱,特別是中國大陸憑藉著龐大的便宜人力,便席捲我

國SPS全球產值將近八成的比率。台灣將近四十年來累積建立的生產製造優勢,不到十年的時間就消失的差不多了。

展望未來,在企業內部網路及網際網路的快速普及、SPS產品價格下降等因素的刺激下,電源供應器在Server、Telecom等應用市場將快速掘起。同時,過去全球

SPS特製品所佔比率約為85%,由於全球工業國對規格的協議及短交期的風潮,使得標準品比例將由過去的15%增加到20%,Captive廠商使用的電源供應器將會逐漸

轉為outsoucing。另一方面,模組化技術將開發新的特製電源市場需求,例如量測設備、醫療設備及控制設備;以及準個人電腦系統的出貨型態,將使得我國機殼和

SPS廠商進行策略聯盟彼此更緊密結合,因而更能有效爭取國際個人電腦系統大廠的訂單,這些因素都有利於未來為我國SPS產業創造更多的市場機會。

本計畫對國內產官學研之建議,如下表所示:

本計畫對國內產官學研之建議

產業界 研究機構 學術界 政府部門

容 1. 尋找合適利基市場。

2. 真積力、久則入。

3. 擴大利基市場應用範圍。

4. 建立品牌形象。

5. 架構經銷網路。 1. 主導並整合國內廠商共同開發整合性IC。

2. 協助業界開發IC組件。

3. 開發Compon-ent以縮小產品體積。

4. 材料方面的開發。 1. 投入研發資源(包括人力、經費)。

2. 培養足夠技術。

3. 學校和業界R&D部門合作。 1. 補助配合款。

2. 協助國內廠商策略聯盟或合作。

3. 重視技職教育的推廣。

資料來源:工研院能資所ITIS計畫。

目錄

章節檔案下載
第一章 緒論
10
0 元/點
第二章 產品定義與特性
5
0 元/點
第三章 全球交換式電源供應器市場成長趨勢
81
0 元/點
第四章 我國交模式電源供應器產業發展現況
30
0 元/點
第五章 我國交換式電源供應器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15
0 元/點
第六章 我國交換式電源供應器產業競爭分析
30
0 元/點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5
0 元/點
上一篇電力及配電變壓器產業發展趨勢分...
下一篇全球變頻器市場趨勢與經營策略分...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