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外在產業環境的變化,企業面臨的已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包括技術的發展、客戶的喜好、產品的定位、價格的走勢、投資可否回收等等,都充滿了不確定性。市場需求
的變化在產業環境充滿不確定性下,當然變得更難以捉摸,這也造成全球各業者過去擁有的優劣勢產生了變化,但也唯有如此,才能使得市場後進者如我國,有機會得以切入市場。所
以我們認為,產業環境的變化,是我們得以取得競爭市場一席之地的拉力機會所在,而進入市場後,如何創造更高的企業價值,則取決於我們是否能做到經營上的差異化、專業化。
過去數十年來,各領域的領導廠商是有能力主導市場走向的,但是在面臨充滿不確定性、變化迅速的現處環境中,卻已沒有一家公司有此能耐!不管你是否為此一領域的巨人皆然。如
果掌控有龐大資源的先進業者,都無法獨自影響市場,而必須靠相互的合作來規避風險,則在資源上處處受人掣肘的後進如我國者,更要靠策略聯盟來提昇競爭力,否則憑藉著微薄的
產品研發、規格議定能力,實難與國際大廠競爭。
比較各地區市場的各國佔有率,明顯的可以發現:多數業者均能守住自家所處的地域市場。但包括我國在內的亞太業者,卻沒做到這點!考量到擁有龐大的需求潛力、產品價
廉的要求、相似的商業習慣下,亞太此一具地緣優勢的市場,其實是我們應好好把握的!其次,傳統上我們已擁有源自於美國的資訊應用技術與人才,這部份如遠親般的力量當然不可
放棄。不過若考慮到地緣市場,及我國與日本在競爭力上具互補作用,則善用近鄰在數位消費性產品的優勢,共同開發亞太此一市場則是另一可行之道。第三,繼續做固本的動作,維
持我們在製造上的優勢,當然仍有必要,但講究經濟規模的製造服務也不是適合於每家業者的。產品能開發得小而美,有限資源的運用若能更巧,其實是更多業者應努力的方向,而專
業化、差異化仍是這其中的取勝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