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織布染整對增進織物手感,改善外觀,提高品質和增加附加價值有其重要性。我國的紡織工業以外銷市場為主,以往成衣出口占紡織品出口的比例最高。但近年來,此情況
已轉變成以成品布出口為大宗。成品布是偏向於技術與資本密集工業,所以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中依然可維持其競爭優勢。近年來國內的人纖業,不斷擴充產能,降低生產成本,我國
產量躍居世界第二位,由於我國生產的加工絲,品質與價格都很具國際競爭性,下游的針織布廠由於取得較便宜的原料,所以布匹經過染整加工後,在國際市場中頗具競爭力,我國的
針織成品布出口金額,每年都有巨幅的成長。本專題將依下列幾項重點,分析針織布染整業的現況。
我國針織成品布市場規模-單就國內市而論,我國一年大約有七萬公噸的需求。但是從外銷市場統計,我國一年出口的針織成品布約為 24 萬公噸,針織成衣為5萬多公
噸,因此,內外銷總和約有 36 萬公噸的需求。 以平均每公斤工繳 41.9元計算,大約有 147 億多元的產值。業者可以由此數據,估算出其市場占有率。
進出口市場分析-香港是我國針織成品布最主要的出口市場,大約占全部出口金額的四成,分散海外市場是業者需努力的目標,以 1994 年為例,針織成品布出口金額
達 15 億3千8百多萬美元,占全年紡織品出口額之 11 %。我國針織成品布進口以高單價產品為主,其中日本、義大利、韓國和香港是主要進口來源。
國內外技術動向-針織布染整工程有別於其他布料,主要歸因於針織布的組織結構不利於連續性的染整過程。本專題將探討:( 一 ) 針織物絲光化工程 ( 二 )新
型助劑增進針織布品質的新製程 ( 三 ) 人纖針織布的彈性整理 ( 四 ) 針織物的烘乾和收縮 ( 五 ) 針織布整理對拉幅機的技術要求 ( 六 ) 人纖針織物
的色彩效應等。
競爭力分析-在民國 60 年代,染整業可算是高利潤的行業,在紡織品外銷市場的行銷通路建立後,當時憑藉著低價勞力和台幣匯率的優勢,使該產業達到極時盛期。我
國染整業現在仍以中小型廠為主體,應變能力強。再加上生產管理技術漸趨成熟,技術人員專業知識充足和資金充裕,因而能保持優勢。但是近年來勞工短缺,工資高漲,台幣升值,
無照工廠競爭造成利潤大幅減少。再加以環保意識高漲,防治成本高,更令業者不敢擴廠。政府立法建立水洗標保證書制度,協助業者海外設廠以及生產自動化將是克服各項弱點和威
脅點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