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心血管藥物市場受到暢銷藥物專利到期、學名藥競爭、眾多替代藥物出現以及缺乏創新藥物推出等因素影響,使市場正進入緩慢成長期。2008年全球心血管藥物市場為1,275億美元,較2007年僅微幅成長1%,預估到2013年將以1.2%的CAGR逐年衰退。由於2010至2013年間心血管藥物中有309億美元的品牌藥專利即將到期,預期學名藥的使用率將愈來愈高。以全球前10大暢銷心血管藥物來看,在未來幾年都將陸續面臨專利保護到期、學名藥的競爭,尤其是在2011~2012年。
以目前心血管藥物市場的領導產品—降血脂藥物Lipitor與血小板抑制劑Plavix而言,雖然預估2010年都可望能繼續保持全球第一、二大暢銷藥物的寶座。但隨著該兩項藥物的專利保護都將於2011年到期,不僅將導致全球心血管藥物的銷售額出現負成長,且使心血管藥物的市場結構重新洗牌。此外,雖然預期2010年可望上市的心血管新藥可能將以較高的價格推出上市,但在學名藥的市場滲透度愈來愈高、產品替代效果的影響,仍將會抵銷高藥價所帶進的銷售成長,而無法帶動市場的成長。
在心血管各類用藥(降血壓藥物、血脂異常、抗血栓劑、心臟病用藥、其他心血管用藥)中,降血壓藥物為最大的用藥類別,其次為降血脂藥物,兩類藥物合計即佔心血管藥物市場的70%。
在降血壓藥物方面,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ARB)為較晚近上市的藥物類別,且已成為市場主流,前10大暢銷降血壓藥物中的前5項均為ARB藥物。目前降血壓藥物的暢銷榜首為Novartis 的Diovan,2008年銷售額為57.4億美元,較2007年成長14.5%。其次為AstraZeneca與Takeda的Atacand,以及Merck的Cozaar等都是ARB類藥物。
預期在2012年之前Diovan與Atacand等都將可望能保持市場的領導地位,但由於Cozaar專利將於2010年4月到期,Diovan與Atacand則將於2012年到期,將因此導致ARB類藥物銷售額下滑,同時將改變高血壓藥物的市場結構。至於降血壓的其他類別藥物如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ACE抑制劑)、鈣離子阻斷劑預期在2010年的銷售額仍將持續下降,主要是這些藥物類別多以學名藥為主,且沒有新藥上市。而新近上市的Novartis的Tekturna/Rasilez,則為一種直接腎素抑制劑,為治療高血壓與心臟衰竭的全新機轉藥物。
血脂調節藥物的市場包括:statins(如Lipitor)、fibrates(如Abbott的Tricor)及非statin產品(如Merck/Schering-Plough的Zetia)。Statins藥物在降血脂藥物的市場具有相當的主導地位,前10大暢銷降血脂藥物中有7項為statin藥物,如前三大:Pfizer的Lipitor、AstraZeneca的Crestor、Merck/Schering-Plough的Vytorin等都是。Lipitor為降血脂藥物的暢銷榜首,2008年銷售額為133.75億美元,較2007年微幅衰退2.2%。雖然直到專利到期前,Lipitor的暢銷藥物榜首地位很難被打敗,但眾多simvastatin學名藥的上市將會導致產品替代效果出現,而使其市佔率逐漸下降。而降血脂藥物的市場亦將因學名藥的競爭,市場逐漸由學名藥取代,使品牌藥銷售額逐年下滑,並因而影響整體心血管藥物市場的成長。
以目前全球各大藥廠在血脂調節藥物的開發重心來看,仍以提高HDL膽固醇為主,且多為組合二種活性成分的複方藥物。如由AstraZeneca與Abbott共同開發,可望於2010年第一季上市的Certriad,即是用於治療兩種以上脂質異常的混合型血脂異常:包括LDL膽固醇過高、三酸甘油脂過高、以及HDL膽固醇過低等。Certriad為包含Crestor(rosuvastatin calcium)與Trilipix(fenofibric acid)活性成分的組合藥物,研究顯示rosuvastatin併用fenofibric acid的效果優於單一活性成分的藥物。此外,如Pfizer 的Caduet則為組合Statin與鈣離子阻斷劑的複方藥物,可同時達到降血壓與血脂的效果。
相較於降血脂與降血壓藥物市場的停滯成長,抗血小板藥物則因開發出更有效的藥物而有較大的成長機會。目前抗凝血藥物的市場以Bristol-Myers Squibb/Sanofi-aventis的Plavix、以及Sanofi-Aventis的 Lovenox為首,2008年銷售額各為94.5與40.3億美元,幾乎形成寡佔市場的局面。而抗血栓藥物市場的快速成長,亦主要是由於Plavix與Lovenox的大幅成長所帶動。
但預期當Pfizer/Bristol-Myers Squibb的apixaban與Johnson & Johnson/Bayer的Xarelto上市後,這些新一代的口服抗凝血藥物—Xa因子抑制劑,將會打破目前Plavix與Lovenox在市場中的壟斷地位,而改變未來2年抗血栓藥物的市場結構。然而,預估Xarelto上市後,其銷售額大幅成長將會在2011年至 2012年間,因若Xarelto能核准用於預防因心房顫動所導致的缺血性中風,將有更大的優勢可望取代目前常用的口服抗凝血劑warfarin。
雖然,就整體趨勢而言,口服抗凝血劑的市場仍是一個相當大的、未能滿足的醫療需求市場,應有更安全、更足以取代warfarin的產品;而組合藥物則可解決心血管患者服藥的便利性。因此,口服抗凝血劑與組合藥物可望為心血管藥物市場帶來新的成長機會,但卻沒有藥物能取代statins類藥物成為市場上的暢銷藥物(blockbuster)。因此,即使有口服抗凝血劑與組合藥物等新生力軍的加入,對心血管藥物市場成長動能的助力仍是有限,但各類用藥的市場分佈比例則因此呈現互有消長的局面。
相較於降血壓、降血脂、抗血栓等藥物市場,心臟病及其他相關心血管疾病則僅佔心血管藥物市場的10%左右,其中可能的市場機會在於抗心律不整藥物,雖然其潛在的市場規模仍相對較小,主要是因為其藥物治療上的限制。Sanofi-Aventis的Multaq可能會是第一線治療慢性心房顫動藥物的標準,心房顫動為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
2008年全球心血管藥物市場的前五大領導廠商依序為Pfizer、Sanofi-Aventis、Novartis、Bristol-Myers Squibb、與AstraZeneca。Pfizer為目前心血管藥物市場的龍頭廠商,2008年全球銷售額為170.76億美元,市佔率為23%。Pfizer最暢銷的產品為Lipitor,已經蟬聯全球暢銷藥物榜首寶座長達8年之久(2002~2009年),也是使Pfizer能在全球心血管藥物市場穩居領導地位的最大功臣。2008年Lipitor為Pfizer帶進124億美元的營收,佔心血管藥物銷售額的63%、佔Pfizer藥品總銷售額的28%。然而,由於該產品的專利將於2011年到期,未來將難以繼續支撐其在心血管藥物市場中的主導性地位。
2008年心血管藥物市場各主要領導廠商中,心血管藥物銷售額成長率最高者為Novartis,2008年心血管藥物銷售額73.97億美元,較2007年成長10%。Novartis在心血管藥物的銷售主力為降血壓藥物Diovan系列產品(Diovan、Diovan HCT/Co–Diovan)以及Lescol產品等,2項產品的銷售合計為63.85億美元,較2007年成長12.5%。
2007年排行第三的Merck,則因為產品銷售衰退而於2008年退居第六,除了專利已經到期的Zocor外,再加上Vytorin與Zetia,三項降膽固醇藥物的銷售額合計即較2007年減少14%。而GlaxoSmithKline在降血壓藥物Coreg因專利到期、銷售額大幅跌落後,其對Reliant Pharmaceuticals的收購則為GSK增添心血管藥物的新生力軍Lovaza,預估到2013年的複合平均年成長率(CAGR)為4.1%。
目前為心血管藥物市場中第五大藥廠的AstraZeneca,2008年銷售額為69.63億美元。預估到2014年的複合平均年成長率(CAGR)可達7.3%,銷售額為106.2億美元,屆時將取代Pfizer成為全球最大的心血管領導廠商。而帶動AstraZeneca心血管藥物銷售成長的主力產品為降膽固醇用藥Crestor,主要是歸功於JUPITER臨床試驗的正面結果,而因此強化AstraZeneca在市場的主導地位。因此,隨著一些目前市場上暢銷藥物的專利到期、以及具市場銷售潛力的新藥上市,而將改變未來心血管藥物市場的廠商結構,預測2014年全球心血管藥物市場的前五大領導廠商依序為AstraZeneca、Sanofi-Aventis、Novartis、Abbott與Merck。
根據衛生署公佈資料,2008年我國國人死亡人數共142,283人,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484人,較2007年微降1.5%。而2008年我國前十五大主要死因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83.1%,前三大依序是惡性腫瘤(占27.3%)、心臟疾病(占11.1%)、腦血管疾病(占7.5%);高血壓性疾病則占2.5%,排名第12。我國之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的死亡率(每十萬人口死亡數)分別為68.4、46.4及15.2。若依各年齡別之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及死亡率來看,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隨著年齡層的增加而呈現陡升趨勢。目前我國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超過10%,已屬高齡化社會 (聯合國衛生組織訂定之高齡化社會指標為老年人口總數達全國人口數7%以上),因此,隨著老年人口的持續增加,心血管疾病問題也將備受重視。
且依我國健保局統計之歷年藥費申報資料,2008年全民健康保險藥費支出為新台幣1,250億元,排除西醫基層日劑藥費、牙醫及中醫藥費後,西醫核實申報之藥費為1,082億元。西醫申報藥費中,前五大類藥物中,心血管系統用藥(ATC代碼為C,佔24.3%,新台幣263.2億元)居首,其次依序是消化道與代謝用藥(A,佔13.1%,新台幣141.3億元)、神經系統用藥(N,佔13.0%,新台幣141億元)、全身性抗感染用藥(J,佔12.9%,新台幣139.6億元)、抗腫瘤及免疫系統用藥(L,佔12.3%,新台幣133.1億元);顯見心血管疾病治療除持續會是我國政府在醫療保健上的重要課題外,心血管藥品市場仍將佔據我國健保第一大類藥品市場的地位。
2008年心血管藥品市場之前10大成份的申報藥費合計為新台幣145億元,約佔心血管藥品申報藥費總額之55%,前20大成份之比率則提升至74%(為新台幣194.5億元)。前20大單方成份中,高血壓、高血脂及血栓之治療用藥分別佔13項(合計為新台幣133.1億元)、6項(合計為新台幣48.2億元)及1項(新台幣13.4億元,顯見高血壓為心血管藥品市場之主要治療領域。
我國前20大心血管健保藥品之申報金額合計為新台幣158.5億元,約佔心血管藥品健保藥費之56.6%,成長率為7.4%。前5大心血管健保藥品的申報金額皆超過新台幣11億元,依序為Norvasc、Co-Diovan、Lipitor、Diovan及Plavix。成長最快速的前3名藥品依序為Vytorin、Crestor及Co-Diovan,其中Vytorin及Co-Diovan為複方藥品,Co-Diovan的排名是自2004年的第15名,2007年上升至第4名,2008年又晉升為第2名;Vytorin則是自2007年排名第28名,2008年竄升至第14名;這似乎也印證了複方藥品在心血管藥品市場的市佔率正快速成長的趨勢。Crestor則是繼Lipitor之後最被看好之statins類藥品,佔我國心血管藥品健保藥費的比率也快速成長,2006年排名第14名,2007年排名第9名,2008年則上升至第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