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台灣經濟發展重要議題評析」彙集一年來影響國家經濟發展並深受各界關注之重要趨勢及課題,以不同面向進行深入淺出的探討與評析,以期提供各界營運調整與決策制定之參考,對台灣的經濟發展有所幫助,也祈望本書能獲得廣大讀者的回響與共鳴,一同為台灣的未來貢獻心力。
面對生產製造的移轉,台灣為維持國家經濟持續成長,一方面推動產業升級與扶植新興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則要協助產業進行全球佈局。而目前中國大陸市場在世界經濟中一枝獨秀,因此中國大陸經濟走勢,對於全球投資與資源運用產生一定的影響。為能降低全球佈局的風險,加上區域經濟發展,未來具有發展潛力的新興生產基地或市場,亦值得進一步探討,基此,本彙集架構規劃,包含:(一)總體經濟發展與趨勢;(二)中國大陸經濟發展之態勢與展望;(三)新興市場的機會與開發;及(四)新興產業與技術創新等四項各界關心的經濟議題。
在「總體經濟發展與趨勢」議題中有涵蓋《2005年台灣總體經濟的回顧與展望》、《2005年台灣製造業的展望》、《高油價時代對全球經濟及產業之影響分析》、《美元匯率情勢對台灣產業的影響及對策》。2004年在美國與亞洲主要經濟體景氣復甦、國際金融市場反彈回升、世界貿易穩定擴增之帶動下,全球經濟呈現強勁成長的態勢,成長速度將超乎原先預期。美國經濟上半年延續去年穩定成長,將帶領全球景氣繼續攀升。日本國內消費支出的強勁表現以及企業投資的不斷成長,再加上由出口所帶動的復甦走勢擴及內需,成長速度超乎原先預期。歐洲雖因歐元走強與財政政策較為保守而腳步落後。國內部分,2004年上半年國內經濟表現頗為亮麗,惟進入下半年後,有諸多變數之干擾如中國大陸經濟的降溫,美國貨幣政策走向和國際原油價格的高漲等,但在消費支出帶動下,也逐漸邁向復甦。2004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估將可達到5.93%,為近八年表現最佳的一年。展望2005年,由於油價高漲、美元匯率走貶及利息攀升等因素,全球經濟成長速度將較2004年緩慢,但應可維持在歷史平均水準之上。
中國大陸當前的整體經濟形勢與未來走勢,不僅是中國大陸的學術界、政策界投資者所關注的一個焦點,2004年第二季中國大陸實施宏觀調控,更是全球高度關注的一個重大的問題。中國大陸經濟快速起飛,迅速的推升中國大陸對能源的需求量,也造成的嚴重的能源供需失衡。由於中國大陸地廣人稠,經濟結構與區域發展的差異極大,使得中國大陸個別區域與產業的研究更為重要。因此在「中國大陸經濟發展之態勢與展望」中收錄了四篇文章,《中國大陸2004年總體經濟概況與宏觀調控政策影響分析》、《中國大陸能源戰略及其佈局》、《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發展前景與問題》、《中國大陸產業發展趨勢分析–以汽車與鋼鐵產業為例》。由於宏觀調控降溫、投資趨緩,2005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預期約為8%。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的發展目前仍以沿海的三大主要經濟區域環渤海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與珠江三角洲地區為主,三大區域的人口約占中國大陸的三分之ㄧ,卻創造出超過六成的GDP與85%的對外貿易額。區域經濟之不均衡發展,衍生出地區間不平,將產生不利影響。中國大陸政府因而提出了振興東北、開發大西部、長江衛星經濟區開發模式與泛珠三角九加二計畫等,這些區域的未來發展值得台灣廠商持續留意。在能源部分,需求不減緩下,預期能源問題短期難以根本解決。展望2005年中國大陸鋼鐵與汽車產業發展,由於產業競爭加劇,原物料價格居高不下,產業成長率與獲利率或將不如預期。
在新興市場開發的部分,我國的出口最初均集中在美國與日本,而近年來中國大陸(含香港)成為我國最大的出口地區。由於我國商品對中國大陸的貿易依存度逐漸升高,風險提高,使得許多其他新興市場,如東歐、印度、東協國家等的相對利益優勢浮現出。這些區域的經濟潛力並不亞於中國大陸。2004年5月1日東歐十國納入歐盟,此舉將使歐盟成為全球最大的共同市場,東歐國家在東擴後的經濟潛力極大;印度經濟成長率自1991年之後均維持在5%以上,再加上新興軟體業的高速成長,使得印度霎時間成為全球注目的焦點;越南與台灣長期的經貿關係緊密而穩固,勞力密集產業在越南之成長也是一個極大的機會。因此,在新興市場中所探討的議題包括《歐盟東擴的預期影響與機會》、《甦醒的巨象–印度經濟發展與潛力產業概述》、《越南經濟發展與產業機會》。期能藉由觀察全球產業環境變化,台灣廠商可隨時調整發展方向,並適切的規劃及執行各項因應策略,進而增進產業發展能量,在全球化的格局中創造出新機會。台灣廠商在進行佈局規劃時,在新歐盟地區可以市場導向為主的產業進行投資;印度的主要潛力產業則以資訊軟體業、製藥業與紡織業為主,越南則以出口導向之勞力密集產業較具競爭優勢。台灣廠商將可利用過去數十年所累積之優勢,充分利用原有的利基,進行全球佈局來擴大與各區域間之貿易。
全球化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商機,同時引發了產業轉型與新興產業模式的急切需求,經濟部何美玥部長曾提到邁入21世紀知識經濟的世代,知識創造和應用的重要性已凌駕於土地、資金等傳統生產要素之上,企業必須講求創新,以爭取經營的商機與生機,也因此創新與技術進步已成為知識經濟時代中增強國家產業競爭力之關鍵因素。有鑑於此,本彙集針對台灣新興產業的發展趨勢進行介紹。由於台灣在近幾年來經歷了高科技的蓬勃發展、中國大陸經濟的崛起與國內生產成本提高等產業環境與競爭壓力,產業結構持續的轉變,持續發展新興產業為我國經濟維持競爭力的重要關鍵因素之一。為因應國際化、自由化的全球發展趨勢,跳脫出高科技代工微利的窘境,我國必然要朝向突破產業創新發研發方向,深耕產業科技價值鍊,強化研發、創意、無形資產、經營模式與市場間的結合。因此「新興產業與技術創新」議題試圖探討產業升級之方向、新興產業的發展趨勢、產業創新力檢視,並提出相關政策建議。研析的課題包括《長期產業技術發展的綜合觀察-我國跳躍轉型可能起點的檢視》、《科技融合趨勢下產業創新政策應有的政策思維》、《啟動台灣經濟另一具成長引擎–談技術服務業之產業特性與政策課題》等。期望藉由產業之提升與新興產業之發展,促使我國整體產業科技水準進步,提升我國經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