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容摘要
隨著紡織、服裝生產技術在高機能、自動化、智慧化方面的進展,開發國家的紡織、服裝加工業已落實轉型,達到全面升級的階段。國內紡織產業型態以中小企業為主,目前紡織、服裝的生產技術雖已提昇很多,但仍未完全脫離勞動密集型產業,科技成果的推廣仍存在許多困難,紡織、服裝的生產質量與國際標準相比差距仍大,而人們對紡織品的需求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消費者更加注重個性化、舒適化、品牌化和時尚化。紡織、服裝的生產質量已直接影響到紡織服裝市場的生存和發展。因此,深入分析紡織服裝市場未來的走勢和發展,對引導紡織、服裝業的生產和流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目前,以微電子、通訊、資訊技術等為代表的電子行業正迅猛發展,成為衡量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隨著科技的發展,具有導電、導磁、電磁波遮罩等功能的紡織品正取代傳統的電子電氣材料,滿足這一領域不斷增長的需求,進一步拓寬了導電性紡織品在產業的應用範圍,並創造出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二、應用領域
導電性纖維的研究發展,除了少部分應用於較特殊領域外,主要用途在於消除「靜電」對日常生活及工業所帶來的災害問題。近年來高科技新興產業快速成長,衍生出電磁波干擾(EMI)、無線電波干擾(RFI)及靜電放電(ESD)等電磁輻射所造成的危害,正引起全世界的關注,例如無塵室中的微粒塵埃,因靜電作用影響,造成封裝電子產品品質的瑕疵;煤炭礦坑因塵爆事件所造成之工業災害與安全;纖維工業、石化工業、電子工業及食品工業等因靜電造成的塵埃堆積、污染、阻塞,影響生產線的順暢性與產品品質;放電現象造成通信、資訊產業及電子工業等產生雜訊、通訊不良、計測不良等。
三、應用情形
導電性紡織品隨電子、精密儀器、生物科技、醫療產業高度發展而呈現跳躍式的成長,昔日以碳纖維、導電性高分子、金屬粉塗佈、金屬網所發展之導電性紡織品,包括抗靜電織物及電磁波遮蔽織物已因功能要求的提升及新材料的突破而逐漸被無機金屬纖維、有機金屬氧化纖維、導電複合纖維及金屬化織物所取代,並順應電子流行趨勢,發展具溫控性及可穿戴式的導電性紡織品。本研究將以比電阻(歐姆·厘米)為基礎,探討一種具有輕、薄、強、韌高機能導電性智慧型紡織品的技術發展藍圖。
四、效益
促使產業活化,進行紡織產業高科技化的轉型,適時導入創新技術,結合既有的高科技產業,研發具應用潛力的高機能導電性紡織品的研究,協助業界在最短時間內建立相關技術能力。所投入之資源以前瞻性技術為主,各類產業技術關聯性高、市場產值大之產業產品技術為重點,進行尖端研究工作,並落實商品化的量產。雖然具風險性,但隨著技術的累積與市場時機的成熟,必有助於業界實力的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