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熟市場普及、新興市場為要角:隨著歐美等成熟地區以及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普及率漸高,中國大陸以外之新興市場成為各品牌廠商擴張市場必爭之地。印尼、印度、越南、菲律賓等國具備龐大人口紅利,30歲以下年輕人口比重高,GDP具成長力,智慧型手機普及率低,未來智慧型手機需求強勁。
• 東協取代大陸,吸引外資轉向投資:受到中國大陸勞動力成本上漲,在大陸設廠之廠商開始將產能外移,東南亞和中國大陸地理位置相近,距離零組件產業鏈近,且勞動力成本低,國際業者如Samsung、ZTE等開始將工廠外移印尼。
• 印尼智慧手持裝置的產業鏈活動集中在電信服務與經銷通路,缺乏生產原料與零件的能量,形成供應鏈的技術缺口,故印尼高度仰賴國外進口,不論是手機整機或手機零組件,目前印尼生產能量集中下游的簡易組裝/包裝工程。
• 短期:建議憑藉台廠在設計、零組件、組裝方面的優勢,與當地品牌業者深度經營的新合作模式,除了組裝代工的經驗有機會帶入更多國際品牌外,同時也促使我國零組件廠商打入印尼供應鏈缺口;另一方面,是台灣品牌商與當地通路商合作,並透過合資或獨立設廠生產,取得進口商及未來銷售4G手機的資格,並藉此開拓行銷通路的多元性。
• 中長期:建議爭取特殊規格或垂直應用標案,帶入我國資通訊業者進入智慧手持裝置消費及連結的電信市場,並結合物聯網應用,提供完整服務解決方案輸出,帶動高附加價值手機同步出口,或緊繫我國品牌手機的附加應用,連結帶動我國零組件廠商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