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城市化趨勢下,全球已有一半的人住在城市內,相對也因城市化而產生許多與過去所認知的不同變數,如人口數大幅增加,對一城市整個交通、公共建設等系統的設計將大幅增加複雜度;而過去工作在市區,居住在郊區習以為常的觀念與認知卻衍生了因通勤造成能源的浪費,亦是過去所始料未及。
由全球主要城市的發展趨勢中,可以普遍看到都市發展所遇到的主要瓶頸包括都市成長失控,郊區開發導致市中心衰頹、市中心地區公有地閒置影響都市發展、都市社區住宅品質低落,權屬複雜,違建問題嚴重、都市缺乏歷史及文化特色、公設數量不足,市區公共空間品質低落、缺乏都市防災系統、缺乏公私部門合作更新機制等。
然而急速城市化對全球永續發展形成的挑戰與問題更是長遠而複雜,在「技術開發」上,必須再藉由「政策研究」來對此議題進行全方位探討與研究,以制定健全、務實又可行的城市管理方案,方是一較周全的作法。本研究希望藉由標竿先進國家作法,作為台灣借鏡及預先探索討其衍生的商機,以提供政府具體可操作的政策建議及提供業者新的產業商機。
在全球城市化的趨勢下,城市競爭力地位越形重要,因為好的城市軟硬體環境為吸引全球菁英的主因,因此全球主要城市紛紛致力於強化/再生城市軟硬體的競爭力,從而衍生了相對商機,如配合城市街景,全面置換LED路燈,甚或於特殊建物外表上賦予與眾不同的光景設計,藉此光雕城市賦予城市不同的新面貌。
其他包括交通載具、寬頻網路、節能減耗、安全監控防災等相關技術及產品亦是解決上述城市發展所衍生問題的關鍵。因此若能結合台灣相關產業/技術切入,當可創造產業商機及賦予城市競爭力。
本研究成果對政府的建議包括(1)建立PPP執行組織及共通資訊平台和對話的管道攸關城市再生執行成敗(2)國際競圖不但可宣示城市再生的企圖心更可吸取專家經驗(3)以系統解角度解城市問題:兼顧前瞻願景、標竿、整合。(4)以多面向思維來解都會公眾需求,結合空間、經濟與產業同步思維,而不是單點的突破。(5)注入設計元素打造城市品牌以迎戰下一波城市競爭。
對廠商可能商機的建議則包括(1)直接造就相關服務業:如營建業、不動產業、都市計畫業者、新建材研發、設計業(如城市區域建築大樓整體燈飾Layout設計)等。(2)間接衍生的商機則包括(a)科技於都市設計、市容景觀方面的應用,如光影營造空間美學(如LED等)、數位顯示資訊(如面板等)(b)於重建、整建、維護中,系統與材料、材質的研發與改善,如潔淨能源的應用(如太陽能發電系統、風力發電系統等)、生態系統及綠色建材等及其他應用,如綠色運具應用於交通系統等。(3)可能衍生的服務性產業如城市更新諮詢、協調服務等機制或服務,如設立服務站、網站平台甚或如歐洲等成立私人企業,提供提供計畫展示櫥窗、提供諮詢(住宅、土地、都市計畫、更新、再生)甚或都市更新融資等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