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正加速邁向人工智慧(AI)驅動的新時代。生成式AI、邊緣運算與自動化決策系統像一股洪流般正迅速滲透各行各業,不僅改變了生產模式、服務邏輯及人才結構,更澈底重塑了國際產業競爭的規則。面對美中科技角力持續、川普新一輪關稅談判所引發的國際供應鏈重組,全球經濟版圖正面臨重新洗牌,因此各國政府紛紛加碼投資本國產業與先進技術,尤其是中小企業,打造更具有韌性的供應鏈成為當前的戰略焦點。
臺灣,憑藉世界領先的半導體製造實力與強韌的ICT產業基礎,在全球關鍵科技供應鏈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樞紐,這正是我們迎來開拓AI新時代的絕佳契機。為在全球AI競逐中保持領先地位,深化自主創新、加速產業化應用及強化跨域整合能力將是致勝關鍵。為此,政府不只積極推動「五大信賴產業」與「2050淨零排放路徑」等國家級戰略,更將打造「AI新十大建設」,這項宏大計畫將從智慧應用、關鍵技術與數位基磐三大面向全面布局,目標是讓AI產業化、產業AI化,以奠定我國在新經濟體系中的長期競爭優勢。
在此進程中,經濟部肩負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轉型的核心任務,透過「科技專案整合機制」與「國際合作」,積極布局半導體先進封裝製程、矽光子、無人機、機器人、AI健康應用、精密製造等關鍵前瞻技術。同時,我們也投入研發AI應用模型,降低AI導入門檻,為百工百業提供可落實的AI解決方案;更重要的是,因應關稅議題,我們整合了法人研發機構資源,建置AI試產線並開放場域提供業者使用,涵蓋扣件、手工具、水五金、汽機車零組件、工具機和機械等產業領域,透過示範與實作,不僅協助中小微企業加速導入AI技術,也培育更多AI人才,全面提升我國產業競爭力。
為完整呈現我國產業創新政策與研發布局策略,《2025/2026產業技術白皮書》涵蓋「環境趨勢篇」與「產業技術篇」兩大部分。內容從宏觀的全球前瞻趨勢、國家創新政策及產業發展,到具體的產業技術布局與應用,期盼為產業界規劃未來科技研發方向提供重要參考。此外,因應數位與淨零雙軸轉型及科技跨域發展趨勢,本年度白皮書綜整了半導體及光電、資通訊、機械、運輸、生醫、材化、淨零科技等七大領域,我們將持續透過重點產業技術的研發布局,扮演創新驅動者,與各界攜手打造一個智慧、永續並具備韌性的臺灣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