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範疇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章節架構
六、目標讀者
第二章 異質網路技術整合發展趨勢
一、資通訊網路整合發展藍圖
二、蜂巢網路整合無線網路技術
三、蜂巢網路整合電視廣播網路
四、蜂巢網路整合衛星定位系統
第三章 異質網路整合下的終端設備廠商佈局分析
一、行動電話製造商之異質網路佈局分析
二、行動電話晶片廠商之異質網路佈局分析
第四章 異質網路整合下的無線網路服務業者與廣播電視營運商佈局分析
一、無線網路服務業者的無線網路整合佈局
二、廣播電視營運商的異質網路整合佈局分析
第五章 異質網路整合下的行動網路營運商佈局分析
一、美國行動網路營運商的整合佈局
二、西歐行動網路營運商的整合佈局
三、日本行動網路營運商的整合佈局
四、南韓行動網路營運商的整合佈局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一、異質網路整合架構下的商業變革
二、行動通訊價值體系發展的變遷
三、順應新型態行動通訊價值體系發展的經營轉型
四、策略建議
====圖目錄====
圖1-1 數位匯流對行動通訊產業影響的三層面 2
圖1-2 研究架構 6
圖2-1 數位匯流、無線寬頻整合及多功能終端促成異質網路架構 10
圖2-2 行動通訊和無線網路技術的整合演進 11
圖2-3 無線網路技術的範疇 15
圖2-4 無線網路技術整合行動電話的市場規模 25
圖2-5 行動廣播電視服務價值體系牽連廣泛 27
圖2-6 全球支援電視廣播收視的行動電話規模 29
圖2-7 LBS產業價值體系 32
圖2-8 全球A-GPS/GPS行動電話規模 33
圖3-1 行動電話搭配的藍牙周邊產品 36
圖3-2 五大行動電話製造商的IrDA與藍牙產品線佈局 37
圖3-3 行動電話製造商的行動廣播電視佈局 46
圖3-4 藍牙整合行動電話的市場規模 54
圖3-5 Wi-Fi整合行動電話的市場規模 57
圖4-1 EarthLink的無線網路整合佈局 69
圖4-2 FON的無線網路服務模式 71
圖5-1 1995~2010年西歐各國行動通訊滲透率預測 89
圖5-2 BT Fusion服務運作方式 92
圖5-3 2007年第二季日本行動通訊市場佔有率 101
圖5-4 「Passage Duple」與「Business mopera Ip Centrex」之比較
圖5-5 Officeed系統構成圖 104
圖5-6 KDDI「Office Freedom」概念圖 105
圖5-7 2006 Q2至2007 Q3日本One Seg行動電話銷售量 107
圖5-8 日本三大行動網路營運商ARPU與Data ARPU比重 115
圖5-9 南韓DMB服務用戶預估,2006~2012年 119
圖5-10 南韓T-DMB終端裝置別累計銷售比重 120
圖5-11 SK Telecom主導的S-DMB服務模式 121
圖5-12 2005年12月至2007年5月南韓S-DMB用戶發展狀況 122
圖6-1 單一網路下的傳統行動通訊價值體系構型 137
圖6-2 異質網路整合下的新型態行動通訊價值體系構型 138
圖6-3 行動網路營運商的客製化行動電話需求 148
圖6-4 以IMS為核心的異質網路整合 151
====表目錄====
表2-1 LBS的應用範疇 31
表3-1 行動電話製造商的UMA行動電話佈局 40
表3-2 五大行動電話製造商在不同異質網路下產品佈局 50
表3-3 TI的藍牙晶片佈局 52
表3-4 NXP的藍牙晶片佈局 52
表3-5 Qualcomm的藍牙晶片佈局 53
表3-6 Infineon的藍牙晶片佈局 53
表3-7 行動電話晶片廠商的Wi-Fi晶片佈局 56
表3-8 TI的WiMAX晶片佈局 58
表3-9 行動電話晶片廠商的A-GPS晶片佈局 64
表3-10 四大行動電話晶片廠商在不同異質網路下的產品佈局 66
表5-1 AT&T Wireless之Cellular-Wi-Fi雙網數據方案 79
表5-2 美國四大行動網路營運的異質網路業務佈局 88
表5-3 Vodafone GPS Navigator業務的涵蓋區域與計費模式 98
表5-4 NTT DoCoMo與KDDI之FMC暨無線網路整合業務比較 106
表5-5 S-DMB與T-DMB服務內容比較 118
表5-6 T-DMB終端裝置類型別銷售量(千台) 120
表5-7 SK Telecom之LBS業務範疇 126
表5-8 KTF之LBS業務範疇 127
表5-9 LGT之主要LBS服務 128
表5-10 南韓行動網路營運商LBS業務分析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