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鎂產量在2011年上漲至81萬公噸,金融風暴過後漸漸復甦。
2.2011年中國大陸純鎂錠產能為138.9萬噸,產量為66.4萬噸,產能利用率為47.8%。
3.2010年底受到中國大陸因強力推行節能減排政策的影響下,鎂錠價格受到矽鐵價格帶動而上揚,國際鎂價上漲至每公噸3,250美元,但因為後續需求並未明顯增加,國際鎂價便一直維持在此價位至2012年八月。
4.2011年,中國大陸前10名原鎂生產公司產量合計35.71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23.74%,其中五台雲海鎂業產量成長137.5%,在前十名企業中產量成長率最高。
5.山西省是全中國大陸最大的生產基地,總產量為30.1萬噸,佔中國大陸鎂產量的36.3%,其次為陝西省,總產量為19.6萬噸,比重佔23.6%,第三名為河南省,總產量為13.1萬噸。
6.上海交通大學已經開發出一種高耐蝕同時具有良好力學性能的醫用鎂合金材料JDBM。該合金力學性能指標Ϭ0.2=160~260MPa,δ=20~35%,耐腐蝕性能指標,標準鹽霧實驗腐蝕速率為0.25mm/年。
7.山西銀光華盛鎂業股份公司對多種類型的鎂電池投入研發,取得進展,擁有多項專利和生產技術,並且已經有產品已經商業化。
8.2011年中國大陸鎂錠消費情況基本與2010年相同,依然主要分為冶金和加工兩個領域。其中冶金領域消費主要為:鋁合金添加、煉鋼脫硫、球墨鑄鐵球化劑、金屬還原等。加工領域消費主要為:鑄件、壓鑄件、型材等。
9.中國大陸原鎂生產近年來朝向大型化發展,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淘汰落後產能,提高能源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