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運用食品相關生活型態模型(Food-Related Lifestyle model),以問卷調查方式,針對台灣地區消費者之食品生活型態及消費行為等問題—以健康食品例進行一系列了解,以供國內食品業者產品開發與行銷之參考。
本研究發現台灣地區普遍性的食品消費行為特徵主要包括以下:
1.在食品購物態度,民眾對於產品標示、廣告口碑等認同度較高。
2.在食品品質取向,民眾對於食品的新鮮度、物有所值的食品及新鮮食材的認同度較高。
3.在食材烹調態度,民眾對於家人幫忙、傳統食材與料理的認同度較高。
4.在消費情境態度,民眾對於外出用餐、與朋友聚餐及感到饑餓時用餐的認同度較高。
5.在食品購買動機,民眾對於食物色香味、用餐結束後閒聊、熟悉的菜餚具安全感及菜被稱讚提高自尊心的認同度較高。
6.在一般生活型態,民眾對於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喜歡購買當地當季食材的認同度較高。
本研究發現台灣地區保健食品消費行為特徵主要包括以下:
1.保健食品的主要訊息來源,主要來自親朋好友及電視廣告。
2.有六成四的消費者知道健康食品認證。但是有六成四的消費者不了解健康食品與保健食品的差異性。
3.有近七成的消費者過去一年有購買保健食品的經驗,且有近五成四的消費者偏好購買健康食品認證的產品。
4.有八成七的消費者過去一年有食用表保健食品,且有四成的消費者食用時間在2至5年。
5.每月購買保健食品的花費以500~1,000元的消費者最多,而主要的購買地點以量販店居多。
6.有九成一的消費者購買保健食品的動機是以平日保養為主,而購買的考量因素以功效訴求最高。
本研究依據不同生活型態及食品消費行為將台灣地區消費者分為四大生活族群,其四大族群的消費行為與主要需求點分別如下:
1.美食社交族:在食品消費上,喜歡嘗試新口味的食品、樂於享受異國料理、社交活動比例高、會以網路搜尋資訊。主要需求點在美味口感、新鮮感、社交活動、團聚分享等。
2.隨性便利族:在飲食上沒有規律良好的進食習慣,會使用冷凍加工食品或微波食品等,採取方便快速的方式。主要需求點在快速便利解決餐食。
3.烹調冷感族:屬於較傳統概念的族群,認為烹調是女性才應本負責的工作然而自己本身卻不愛烹調與採購食物。主要需求點以傳統料理及維持現況。
4.健康生活族:在食品消費上十分重視食品新鮮,不喜好加工食品或有添加物的食品,偏好天然且營養價值的食品,會有計畫性的採買並注意價格及產品訊息,生活上重視自我保健,價值意識高。主要需求點以物超所值、多元資訊,天然健康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