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一、研究背景與目的 1
二、研究範疇 3
三、研究方法與流程 4
四、章節架構 5
第二章 WiMAX技術發展趨勢 7
一、WiMAX標準發展 7
二、WiMAX技術運作機制 11
第三章 WiMAX網路系統 25
一、WiMAX系統設計 25
二、WiMAX頻譜分配議題 37
三、WiMAX網路發展關鍵議題 44
第四章 WiMAX應用與潛在商機分析 49
一、消費性市場應用商機 51
二、企業市場應用商機 55
三、電信市場WiMAX商機 58
四、市政應用商機 61
第五章 全球WiMAX產業體系發展與設備商機探討 67
一、全球WiMAX設備產業與價值鏈合作分析 67
二、全球WiMAX晶片產業發展 71
三、全球WiMAX設備產業發展 8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17
一、802.16-2004技術發展與潛在商機 120
二、802.16e-2005技術發展與潛在商機 126
三、WiMAX技術與設備發展關鍵議題 133
四、對台灣產業之策略建議 135
五、對中國大陸市場之策略建議 138
===圖目錄===
圖1-1 研究流程圖 5
圖1-2 本研究章節架構 6
圖2-1 WiMAX Protocol Stacks參考設計 12
圖2-2 OFDM基本原理 17
圖2-3 OFDM與OFDMA之Uplink原理 18
圖2-4 WiMAX Modulation 19
圖2-5 適應性調變概念 20
圖3-1 WiMAX型態 28
圖3-2 點對點WiMAX網路 28
圖3-3 點對多點WiMAX網路 29
圖3-4 WiMAX Topology 31
圖3-5 WiMAX CPE架構 34
圖3-6 WiMAX在郊區及市區的規劃圖 36
圖3-7 2006年各區域市場主要發展的頻段 42
圖3-8 全球主要WiMAX服務商使用的頻段 44
圖4-1 WiMAX之應用領域 50
圖4-2 全球主要WiMAX服務業者針對家庭市場使用的頻段 52
圖4-3 固定式WiMAX接取服務 53
圖4-4 WiMAX Telecom的服務定價與VoIP加值服務 54
圖4-5 Wireless Theme Park服務示意圖 55
圖4-6 Live News Broadcasting示意圖 57
圖4-7 WiMAX作為行動通訊基地台Backhaul 59
圖4-8 衛星電視業者透過WiMAX網路可進行雙向數據傳輸 60
圖4-9 London Westminster無線城市的旅遊服務 61
圖5-1 WiMAX設備價格趨勢 68
圖5-2 全球WiMAX設備市場規模預測 69
圖5-3 全球WiMAX價值鏈與領導業者 70
圖5-4 WiMAX標準與晶片發展現況 72
圖5-5 WiMAX主要晶片大廠技術發展進度 73
圖5-6 產品價格趨勢與晶片整合趨勢 75
圖5-7 Intel扶植完整產業鏈作為WiMAX行銷策略 77
圖5-8 Intel晶片Roadmap 79
圖5-9 Wavesat晶片Roadmap 81
圖5-10 Wavesat晶片Roadmap 83
圖5-11 Alvarion WiMAX System 92
圖5-12 Airspan WiMAX System Architecture 93
圖5-13 Aperto WiMAX System Architecture 96
圖5-14 布魯塞爾之WiMAX基地台與WiMAX CPE設備 99
圖5-15 Redline WiMAX System Structure 100
圖5-16 WiBro終端發展藍圖 103
圖5-17 KT APEC WiBro Demo 104
圖5-18 POSDATA WiBro設備力求完整性 106
圖5-19 POSDATA WiBro產品發展藍圖 107
圖5-20 Fujitsu之WiMAX設備生產策略 108
圖5-21 Alcatel WiMAX System Architecture 110
圖5-22 Alcatel WiMAX Roadmap 112
圖5-23 Nortel WiFi Mesh/WiMAX System Architecture 113
圖5-24 Nortel Mobile WiMAX System Architecture 113
圖5-25 Nortel WiMAX Ecosystem Roadmap 115
圖6-1 2006~2008全球WiMAX網路佈建投資規模 117
圖6-2 全球WiMAX網路佈建之區域市場特徵 118
圖6-3 全球WiMAX網路佈建之區域市場特徵 119
圖6-4 Mobile WiMAX認證進度 127
圖6-5 WiBro與HSDPA之差別 129
圖6-6 中國大陸3.5GHz頻段招標與審核單位 139
圖6-7 中國大陸3.5GHz頻段分配比重 141
===表目錄===
表2-1 802.16系列相關標準描述 8
表2-2 802.16a、802.16d及802.16e標準比較 9
表2-3 2006年新興802.16系列相關標準發展 10
表2-4 IEEE 802.16a PHY Layer的特性與優勢 12
表2-5 各排程服務與所需之QoS flow變數之間關係 14
表2-6 IEEE 802.16a MAC Layer的特性與優勢 16
表2-7 各種Multiplexing參數設定 19
表2-8 不同調變技術在不同通道頻寬下的資料傳輸率比較 20
表2-9 TDD與FDD的比較表 21
表3-1 International Frequency Band Designators 37
表3-2 微波頻段的命名與頻率分佈範圍 38
表3-3 美國固接服務與使用頻段的對照表 39
表3-3 美國固接服務與使用頻段的對照表-續 40
表3-4 美國境內在不需取得頻譜授權執照頻段提供固接無線寬頻服務的頻率與服務對照表 41
表4-1 Key Wireless Technologies & Their MAC Characteristics 49
表4-2 WiMAX Application Class 50
表4-3 教育與建築類案例 63
表4-4 港務水文類案例 64
表4-5 交通傳輸類案例 64
表4-6 醫療照護類案例 65
表5-1 台日韓中參與WiMAX Forum之現況 71
表5-2 WiMAX晶片廠商發展現況 74
表5-3 Intel技術合作分析 80
表5-4 Wavesat技術合作分析 82
表5-5 Runcom技術合作與合作對象分析 84
表5-6 主要WiMAX設備領導大廠 88
表5-7 BreezeMAX平台局端產品解決方案 90
表5-8 BreezeMAX平台終端產品解決方案 91
表5-9 AS.MAX平台局端產品解決方案 94
表5-10 AS.MAX平台終端產品解決方案 95
表5-11 PacketMAX平台局端產品解決方案 97
表5-12 PacketMAX平台終端產品解決方案 98
表5-13 RedMAX平台局端產品解決方案 101
表5-14 Samsung局端產品 102
表5-15 Samsung WiBro終端產品 103
表5-16 Samsung WiBro設備之國際合作對象 105
表5-17 Evolium WiMAX平台局端產品解決方案 111
表5-18 WiMAX 1000與WiMAX5000平台局端產品解決方案 114
表6-1 有線與無線寬頻技術特徵比較 120
表6-2 Wireless Philadelphia服務項目 123
表6-3 Wireless Philadelphia服務預期訂價 124
表6-4 Wireless Chaska服務預期訂價及訂戶 125
表6-5 Wireless Philadelphia與Chaska之比較 126
表6-6 3G電信業者和筆記型電腦製造商合作關係 132
表6-7 3.5GHz牌照競標結果 140
表6-8 村通工程各地區承辦單位及使用技術現況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