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二、研究定義與範疇 4
三、研究方法與架構 6
四、本書架構 8
第二章 數位家庭應用模式與情境發展趨勢分析 11
一、CE廠商之應用情境與產品佈局 11
二、ICT廠商之應用情境與產品佈局 22
第三章 數位家庭關鍵技術分析 43
一、數位電視傳輸 43
二、數位動態影音壓縮 49
三、數位儲存 54
四、家庭網路接取技術 59
五、數位家庭平台 75
第四章 產品趨勢與發展潛力 85
一、數位電視機 85
二、數位影音週邊產品 89
三、電視遊戲機 97
四、多媒體PC 103
五、家庭網路產品 113
六、家庭閘道器 121
七、數位監控系統 12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1
一、大廠推動應用情境與關鍵技術漸趨成熟 131
二、數位家庭產品陸續興起 133
三、產業發展建議 137
===圖目錄===
圖1-1 數位家庭應用演進趨勢 2
圖1-2 音樂儲存媒體演進圖 3
圖1-3 數位家庭主要範疇 5
圖1-4 研究方法 6
圖1-5 研究架構示意圖 8
圖2-1 PanasonicEMIT網路通訊架構 14
圖2-2 HORASO Network服務示意圖 15
圖2-3 Hitachi數位家庭發展架構 16
圖2-4 Samsung Homevita概念圖 18
圖2-5 LG HomeNet數位家庭概念與家電產品 21
圖2-6 Microsoft「MCE+MCX」運作模式 24
圖2-7 Microsoft產品設計訴求多元發展 25
圖2-8 Microsoft UMPC概念之相關產品 26
圖2-9 搭配Intel VIIV平台之不同產品型態 28
圖2-10 Intel VIIV平台下之Ecosystem與數位家庭網路概念 28
圖2-11 Intel開始尋求PC產品以外的訴求重點 29
圖2-12 AMD進入數位家庭的產品組合 30
圖2-13 Apple iTV運作模式 31
圖2-14 Sony數位家庭娛樂產品佈局 32
圖2-15 Sony PSP與LocationFree運作模式 33
圖2-16 Sony LocationFree運作模式 34
圖2-17 ASUS推出Wireless Media Library概念產品 35
圖2-18 DELL推出最新Gaming PC-XPS 600系列 36
圖2-19 DELL展示最新概念化NB 37
圖2-20 MSI的Living Room PC與可攜影音平台概念產品 38
圖2-21 KT-Home N系統模型圖 40
圖3-1 數位電視提供服務示意 44
圖3-2 全球數位地面廣播電視標準採用情形 45
圖3-3 全球數位有線電視標準採用情形 47
圖3-4 全球數位衛星電視標準採用情形 48
圖3-5 各種電視系統傳輸模式示意 49
圖3-6 數位動態影音壓縮技術發展示意 50
圖3-7 硬碟提升記錄密度的原理 57
圖3-8 水平記錄技術與垂直記錄技術之結構與原理 59
圖3-9 數位家庭網路傳輸技術各領山頭 60
圖3-10 ZigBee協定堆疊圖 63
圖3-11 Z-Wave Protocol Stacks 66
圖3-12 S-MAC Protocol Stacks 68
圖3-13 HPAV協定架構圖 72
圖3-14 數位家庭聯盟平台之面貌 77
圖3-15 Middleware跨平台互通 84
圖4-1 Matsushita的TNavi互動電視 88
圖4-2 TV Portal Zone服務示意圖 88
圖4-3 電視服務業者高畫質服務與產品 90
圖4-4 業者所推出之PVR STB 91
圖4-5 Hybrid Model Solution 92
圖4-6 Multi-Codec Solution 93
圖4-7 DTT Receiver for PC/NB 94
圖4-8 全球電視遊戲機銷售預估 98
圖4-9 Microsoft的數位家庭娛樂環境 99
圖4-10 任天堂Wii控制器與遊戲的創意搭配 101
圖4-11 HP搭載MCE作業系統之產品 110
圖4-12 FujitsuTV PC產品 111
圖4-13 iMAC運作模式 118
圖4-14 MIMO Router產品 119
圖4-15 HomePlug產品 120
圖4-16 Wi-Fi Softphone產品 121
圖4-17 Intel以DMA連結數位家庭產品 123
圖4-18 Tivo to Go服務模式示意 124
圖4-19 SlinBox運作示意 125
圖4-20 全方位遠端數位監控安全系統方案 130
===表目錄===
表2-1 日本數位家電應用比較 17
表2-2 LG HomeNet Solution 20
表2-2 LG HomeNet Solution-續 21
表2-3 SK Consortium提供之Home Network服務項目 39
表2-4 KT Consortium所提供之Home Network示範服務 40
表2-5 KT-Home N所提供之服務 41
表3-1 MPEG4各種解析度與最大資料傳輸率比較表 52
表3-2 常見的動態影像壓縮技術比較表 53
表3-3 高畫質內容儲存容量需求 54
表3-4 DVD與次世代藍光技術之比較 55
表3-5 全球主要數位家庭聯盟平台 75
表3-5 全球主要數位家庭聯盟平台-續 76
表3-5 全球主要數位家庭聯盟平台-續 77
表4-1 日系品牌所推硬碟最高容量機種 95
表4-2 日系品牌硬碟型DVD錄放影機搭載數位Tuner機種一覽 95
表4-3 藍光兩大陣營DVD錄放影機上市概況 96
表4-4 家用電視遊戲機規格演進 97
表4-5 MicrosoftMCE各代版本之差異 107
表4-6 FujitsuTV PC產品規格 111
表4-7 多媒體娛樂應用定位之PC系統區隔 113
表4-8 家庭控制網路產品發展藍圖 115
表4-8 家庭控制網路產品發展藍圖-續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