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技醫藥生技製藥

台灣生技產業現況與展望─生物技術投資產業

免費
出版作者 蕭斯欣、廖美智
出版單位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
出版日期 1999/07/01
出版類型 產業報告
所屬領域 生技製藥
瀏覽次數 165714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加入最愛
摘要

在"NEXT 20 years and after"一書對未來文明的預示是如此寫著:21世紀的每一項科技,幾乎都深植於量子,電腦和分子生物革命。這三項革命不僅是

下一世紀科技突破的關鍵,也是富裕繁榮背後的推動引擎。對這三項革命的重要性嗤之以鼻的國家,將發現自己被排擠於21世紀的全球市場之外。

所以包括台灣在內的許多國家在20世紀結束之前,幾乎都把電腦及生化科技列為推動的重要產業。而推動產業的前提之一就是必須「投資」,投資在政府是拋磚引玉,對企業則必須

賺錢。然而生物科技是否是賺錢的行業呢?

美國1,000多家生物技術公司在1998年的營業額為186億美元,比1997年成長了16%,然而虧損達到51億美元。在投資金額方面,1998年生物產業之投資額

為27億美元,佔全美總年度投資額19.3%。歐洲的生物技術產業自1995年開始,投資資金比上年成長了56%,以英國為首,法國次之,但近幾年德國成長快速。

我國過去一年推動投資的作法有轉投資海外的生技創投公司、引進技術落實台灣、由開發基金拋磚引玉及推動國營企業投資。1998年國內投資金額成長了80%,為新台幣

108.05億,其特點為單項投資額有達35億元;創投公司投資額占22.7%。然而本研究調查發現,創投公司投資生物科技僅占整體創投投資額的6%,平均各家創投投資生

物技術的資金約佔該公司的6~10%。上市公司約有25家確定投資生物產業,其中以化學類公司最積極,其次為食品類,多數的廠商對中藥最有興趣,對評估人才缺乏最感到無可

奈何。

產業的推動需要資金的投入,金融投資業者在投資一個新興產業之時一定會跟著政府的腳步走,現在的重點是如何建立國內發展生物科技的基礎建設與技術層次,只要這些條件具備

了,台灣的生物產業應該會有類似英代爾(Intel)公司創辦人Golden Moore所提出的莫爾經驗法則一樣,會有一個爆發點出現,我們期待生物技術的公司及投資金

額會大量成長的那一天來臨。

目錄

章節檔案下載
第一章 緒論
1
0 元/點
第二章 台灣投資生物技術的動態
19
0 元/點
第三章 國外投資生物技術產業現況
17
0 元/點
第四章 結論與建議
1
0 元/點
上一篇主要國家生技產業-基因轉殖動植...
下一篇我國個人防護具產業現況與展望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