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擬定的航太工業技術發展策略裡, 將區間/商務客機、系統/次系統、
零細件及維修列為我國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而航空致動器即歸屬於次系統及零組
件。
目前的主流產品是伺服致動器, 技術朝向直接驅動閥控制、整合智慧型、超高
強度合金應用、 先進複合材料應用以及線傳 / 光纖飛控等方面發展。 1994 年至
2003 年期間航空致動器全球總產值約為 130 億美元, 呈現廣體客機致動器市場、
窄體客機致動器市場及區間 / 通勤客機致動器市場三分天下之局面。 同一期間的
亞太地區總產值約在 52 億美元左右, 窄體客機致動器市場即佔有一半。而我國市
場, 據估計約在 4.7 億美元。 市場主要的競爭者有北美地區的 Parker Bertea、
Moog Inc.; 歐洲地區的 Lucas Ind.、 TI Group/Dowty、 Liebherr-Aero-
Technik; 以及亞太地區的 Teijin Seiki。
基於國內廠商在航空致動器製造之技術及經驗尚待提昇, 本文擬定了一個切入
策略和合作策略。長程目標是在推動航空致動器產業策略聯盟, 且在政府、研發單
位、學界及國外廠商協同扶助之下, 共同朝向伺服致動器之研製工作, 希望使我國
航空致動器產業具有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