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數年財務與經營壓力後,隨著折舊攤提高峰結束,2015年開始,台灣平面顯示器產業開始朝向多角化與高值化進行轉型。大型TFT LCD面板不在固守傳統尺寸,而是朝向新尺寸、多重切割的方式,搭配醫療、產業用面板等新產品來創造更高收益。而中小型TFT LCD則是除了消費性電子用面板外,也積極拓展車用等新領域;而AMOLED則是在業者的努力下,開始進行手機與穿戴式裝置面板的出貨。整體來說,台灣顯示器產業不論是在技術或是產品面上,都在過去一年持續進行重整與創新,預計這樣的策略也將在2016年持續進展。
2015年台灣顯示器面板產業產值為新台幣8,150.7億元,較2014年減少13.3%,原因在於除產品線轉換從過去以大型為生產主力的模式,轉變為中小型面板之外,另外也因為2015年下半年景氣急轉直下,也造成需求呈現停滯不前。隨著折舊攤提高峰結束之後,面板業者開始進行產線重整、升級,乃至於將不效率的工廠設備進行處分或關閉,這些將有助於面板廠得以將生產與經營效率極大化,同時在獲利表現上已有明顯的改善,進而改善財務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