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為建立國際價值鏈移動分析模式,經不斷藉由各產業之實務案例驗證,歸納出國際價值鏈移動模式的六大要素,並取此六大要素的第一個字母,形成TEMPOL模型,其中包含:技術成熟、擴張市場、利潤/成本、吸引力、洗牌機會、成型價值鏈等。六大因素間並無特定之優先分析先後,但它若與產業生命週期結合時,解析因素次序就與生命週期不同階段息息相關;因此,當搭配產業生命週期的確認,將更容易觀測國際價值鏈的移動重點、時機與原因。
本研究將這六大要素,用於探討國際價值鏈移入台灣之可能,選定我國微生物發酵保健食品素材、人工關節、風力發電、耐隆6.6紡織用長纖維、WiMAX CPE、450mm晶圓設備、LCD整合型光學膜等產業。在研究流程中,首先針對該研究產業進行價值鏈現況描述,其次解析造成價值鏈可能移動的重要因素;同時,也評估產業正處之產業生命週期階段,利用三波段產業價值鏈移動模式,分析價值鏈移動的六大因素。除此,進行比較台灣與價值鏈移出「母國」、台灣與價值鏈移動競爭國家之比較利益,並且預測國際價值活動移出、移入的可能時機,藉由比較利益的優劣勢分析,得知台灣具有之吸引力或亟待補強的關鍵因素。
本研究最後有重要及共通性之研究發現,並對構築國際價值鏈移入台灣的吸引力,提出產業發展策略建議;因此,可以從整體產業之價值活動的變遷,據此掌握產業發展脈動,可進一步掌握價值鏈移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