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目錄====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範圍
1.4 專題架構及研究方法
2. 概述
2.1 調節血脂類產品
2.1.1 血脂異常的分類及定義
2.1.2 形成血脂異常的成因
2.1.3 血脂異常治療原則
2.2 調節血糖類產品
2.2.1 血糖異常的分類及定義
2.2.2 形成血糖異常的成因
2.2.3 血糖異常治療原則
2.2.4 降血糖藥物的作用機制
2.3 使用保健食品對醫療費用支出的影響
3. 國外產品發展概況
3.1 美國
3.1.1盛行率
3.1.2市場規模
3.1.3產品及廠商概況
3.1.4未來發展
3.2 日本
3.2.1盛行率
3.2.2市場規模
3.2.3特保產品及廠商概況
3.2.4機能素材及研發動向
3.2.5消費者調查
3.2.6未來發展
3.3中國大陸
3.3.1盛行率
3.3.2市場規模
3.3.3市場特性
3.3.4產品及廠商概況
3.3.5消費者調查
3.3.6未來發展
4. 我國產品發展概況
4.1需求條件
4.1.1現有產業規模分析
4.1.2潛在產業規模分析
4.1.3消費者認知
4.2生產要素
4.2.1廠商分析
4.2.2價值鏈分析
4.3產品分析
4.4企業策略
4.5相關及支援產業
4.6政府方面
4.7未來發展
5. 各類調節血脂或血糖類成分
5.1 調節血糖類成分之應用
5.1.1 植物及其萃取物
5.1.2維生素及礦物質類營養補充品
5.1.3潛力項目
5.2 調節血脂類成分之應用
5.2.1.脂質 (Lipids)
5.2.2植物固醇類 (Sterols)
5.2.3維生素B群
5.2.4抗氧化劑(antioxidants)
5.2.5植物萃取物
5.2.6黃豆或大豆異黃酮(isoflavons)
5.2.7膳食纖維(dietary fibres)
5.1.8紅麴
5.1.9納豆
5.1.10潛力項目
6. 管理法令與規範
6.1中國大陸
6.2日本
6.3美國
6.4我國
7. 產業特性與產業發展問題
7.1產業特性
7.2產業發展問題
8. 結論與建議
8.1結論
8.2建議
====表目錄====
表2-1 歐洲動脈硬化學會對血脂異常之治療性分類
表2-2 美國國家總膽固醇教育計畫小組依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之血脂異常分級
表2-3 美國國家總膽固醇教育計畫小組依總膽固醇之血脂異常分級
表2-4 美國國家總膽固醇教育計畫小組依高密度脂蛋白之血脂異常分級
表2-5 美國國家總膽固醇教育計畫小組依三酸甘油酯之血脂異常分級
表2-6 世界衛生組織依血脂表現型之分類
表2-7 我國血脂異常分類之建議
表2-8 人類血漿脂蛋白的特性
表2-9 人類脂蛋白的蛋白質及脂肪組成
表2-10 依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濃度訂定治療目標的準則
表2-11 TLC飲食簡表
表2-12 我國血脂異常與建議選擇藥物
表2-13 全民健保降血脂藥物給付規定表
表2-14 20位糖尿病專家對糖尿病診斷之分歧標準
表2-15 糖尿病及其他血糖異常者的診斷
表2-16 高血糖定義
表2-17 主要降血糖藥物及作用機制
表3-1 2002-2010年七個主要國家糖尿病的盛行率
表3-2 美國糖果、餅乾及口香糖之銷售額及增減程度--2004年V.S. 2003年
表3-3 食物之血糖指數
表3-4 美國的糖尿病費用
表3-5 日本食用油的每人每日消費量
表3-6 日本三大營養素攝取比例變化
表3-7 2002年日本不同年齡層三大營養素攝取比重
表3-8 日本成人半數以上脂肪攝取過多
表3-9 膽固醇與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發病率之關係
表3-10 三酸甘油酯與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發病率之關係
表3-11 日本高脂血症之檢查判別標準
表3-12 日本血糖之檢查判別標準
表3-13 日本特定保健用食品市場現況與預測
表3-14 桑葉中各種營養成分及其含量
表3-15 2000年日本人(成人)血清中性脂肪分佈情況
表3-16 2000年日本血清三酸甘油酯分佈--依年齡
表3-17 2000年日本國民總膽固醇值的分佈情況
表3-18 日本國民過去一年接受血液檢查情況
表3-19 日本國民對於血脂檢查結果的認知情況
表3-20 日本高脂血患者一年後對健康的認知情況
表3-21 不被重視的慢性疾病
表3-22 適合高脂血症三種類型的飲食要點
表3-23 21世紀日本健康產業與食品相關市場的方向性
表3-24 日本特定保健用食品市場現況與預測
表3-25 日本機能性食品(特定保健用食品)潛在市場規模
表3-26 2002年中國大陸各類功能保健食品銷售值與結構
表3-27 中國大陸調查合規格之保健食品數量與審批數量之比較
表3-28 中國大陸已批准之調節血脂的保健食品項數
表3-29 中國大陸已批准之調節血糖的保健食品項數
表4-1 台灣地區高血脂或高血糖盛行率
表4-2 保健食品近年產品趨勢(功能訴求)
表4-3 保健食品近年產品趨勢(產品及原料)
表4-4 2004年及2003年關心身體哪些方面的健康或疾病問題
表4-5 認為各式食品/飲料產品的健康訴求中何者最重要--依年齡區分
表4-6 2002-2004年消費者自認攝取糖分的情況
表4-7 2002-2004年消費者對自身是否有糖尿病的看法
表4-8 2002-2004年消費者對食品含糖量的重視程度
表4-9 2002-2004年消費者自認攝取脂肪的情況
表4-10 2002-2004年消費者對食品含脂肪的重視程度
表4-11 近年消費者每人每日的糖分及油脂的消費量
表4-12 國內投入調節血糖類保健食品之業者
表4-13 國內投入調節血脂類保健食品之業者
表4-14 國內使用調節血脂類保健食品原料之調節作用情況
表4-15 我國市售調節血糖或血脂類保健食品產品型態一覽表
表4-16 生技製藥公司籌資規劃與投資評估要領
表4-17 我國與先進國家健康加值及生技保健食品製造技術水準比較
表4-18 經濟部科專健康加值及生技保健食品製造技術發展ROAD MAP
表4-19 保健食品近年通路趨勢
表5-1 調節血糖或血脂類之機能性產品/原料一覽表
表5-2 傳統抗糖尿病植物中具有降血糖功能之活性物質
表5-3 具有降血糖功效之傳統抗糖尿病植物
表5-4 傳統有效治療糖尿病併發症狀之植物
表5-5 調節血糖類營養補充品
表5-6 具有調節血糖之單一成分植物之臨床試驗
表5-7 用來調節血糖之複方保健食品的臨床實驗
表5-8 用來調節血糖之維生素或礦物質類保健食品的臨床實驗
表5-9 美國科學與健康委員會針對市場上之機能性食品的科學證據評估
表6-1 中國大陸衛生部受理保健食品之新功能名稱與原功能名稱比較
表6-2 中國大陸保健食品之輔助降血脂及輔助降血糖功能檢測
表6-3 日本有條件式的特定保健用食品必要臨床試驗
表6-4 我國健康食品之調節血脂或血糖功能評估
表7-1 2004年國人糖尿病及高血脂疾病就診情況及醫療費用
表8-1 各國保健食品管理法規之比較
====圖目錄====
圖1-1 研究架構
圖2-1 血糖異常的治療原則
圖3-1 日本糖尿病患人數與醫療費用
圖4-1 保健食品的行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