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國不銹鋼之產量達270萬公噸,應用產業以金屬製品業、營建業、機械製造業為主;進口量約110萬公噸,進口金額新臺幣561億元,以中國大陸為首要進口國;出口量則為136萬公噸,出口金額達新臺幣595億元。表面需求量為244萬公噸(包含熱軋及冷軋不銹鋼之重複統計數量)。國內上游大廠研發投入相較國際大廠仍偏低,需提昇產品高值化研發能力。廠商為100人以上之中型企業居多,多具備二次加工能力。國內產品目前多為大宗通用產品,缺乏多樣性與差異化之高值產品。硝氟混酸已廣泛用於不銹鋼工業表面銹皮之去除,使能得到表面品質較佳之鋼材製品,規模較大的廠商於設備投資興建時即考慮到大量酸洗廢液處理之必要性,故同時搭配興建酸液再生回收設備。策略建議為訂定短、中、長期策略,協助協助臺商進軍印度智慧城市商機、提供產品差異化及高品級產品比率,擺脫紅海競爭、發展不銹鋼深加工業務,成立產業研發聯盟,延伸產業鏈、提高產業規模與集中度,開創新利基鋼種、強化原料來源的穩定性,多元化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