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
一、前瞻研究的意涵
二、國家前瞻研究目的
第二章 全球前瞻方法標竿
一、常用前瞻方法比較
二、日本前瞻研究
三、英國前瞻簡介
第三章 台灣產業與科技前瞻實務
一、背景說明
二、研究架構
三、執行概述
第四章 結論與建議
一、與策略目標配合之篩選準則
二、台灣產業前瞻機制建議
附 錄 參考資訊與常用前瞻方法
一、常用參考網址
二、重要參考資料與圖表
三、標竿國家比較
四、常用前瞻研究方法
五、IoFT技術前瞻研究方法介紹
圖目錄
圖1-1 APEC對前瞻的定義
圖2-1 各國前瞻計畫產出分布
圖2-2 前瞻研究方法分類
圖2-3 政策建議功能分類
圖2-4 日本技術前瞻與科學技術基本計畫關連
圖2-5 日本第八次技術前瞻方法
圖2-6 日本第八次技術前瞻德菲問卷調查結構
圖2-7 英國前瞻第一回合架構
圖2-8 英國前瞻第二回合架構
圖2-9 英國前瞻第三回合流程
圖2-10 英國技術預測計畫邏輯架構
圖3-1 兩階段發散與收斂研究流程
圖3-2 願景與策略共識凝聚流程
圖3-3 台灣產業前瞻執行流程
圖3-4 願景收斂流程
圖3-5 技術群組與評估篩選流程
圖3-6 技術發展投資組合策略
圖3-7 技術藍圖研究架構
圖4-1 系統化的前瞻執行架構
附圖-1 各國前瞻研究投射時間比較
附圖-2 各國前瞻發起單位
附圖-3 常用前瞻研究方法排名
附圖-4 日本主要科技前瞻機構
附圖-5 美英日大學研究成果技術轉移比較
附圖-6 情境分析六大步驟
附圖-7 衝擊與不確定矩陣
附圖-8 英國前瞻計畫的環境情境範例
附圖-9 日本低碳社會情境範例
附圖-10 傳統單點預測與情境預測比較
附圖-11 德菲法執行基本步驟
附圖-12 腦力激盪流程圖
附圖-13 技術路徑規劃步驟
附圖-14 技術路徑一般泛用形式
附圖-15a UNIDO技術藍圖範例:產品與服務
附圖-15b UNIDO技術藍圖範例:策略與長期
附圖-15c UNIDO技術藍圖範例:知識與計畫
附圖-15d UNIDO技術藍圖範例:流程與整合
附圖-16 Change Framwork技術前瞻方法架構圖
附圖-17 Change Framework運作流程(1)-背景資訊掃描
附圖-18 環境掃描方法
附圖-19 Change Framework運作流程(2)-改變驅力
附圖-20 Change Framework運作流程(3)-情境建立
附圖-21 Change Framework運作流程(4)-採行措施與策略行動方案
附圖-22 QFD法評估重要因素或需求
附圖-23 QFD3最後評分表案例
附圖-24 IoFT架構圖
附圖-25 願景網絡圖
附圖-26 ViTeF技術前瞻概念圖
附圖-27 ViTeF技術前瞻架構圖
附圖-28 ViTeF預測架構圖
附圖-29 ViTeF願景架構圖
附圖-30 策略分析架構圖
表目錄
表1-1 聯合國技術預測與技術前瞻定義
表1-2 各國產業前瞻之目的
表2-1 研究方法的定性/定量分類
表2-2 日本技術前瞻概況及領域匯整
表2-3 日本第八次技術前瞻方法整理
表4-1 美、英、法、德技術前瞻篩選準則
表4-2 南韓、芬蘭、瑞典之產業前瞻策略準則
附表-1 重要前瞻參考網站
附表-2 趨勢評比範例
附表-3 不確定因子評比範例
附表-4 替選未來之採行措施評估表案例I
附表-5 替選未來之採行措施評估表案例II
附表-6 替選未來之採行措施案例
附表-7 「理想」發想的思考邏輯
附表-8 願景情境建構操作流程
附表-9 由「腦力激盪」獲得「關鍵指標」的邏輯
附表-10 深層技術變革階段運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