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稀有金屬大量運用於高科技產業,如銦在TFT LCD產業,鎵在半導體、鋰在鋰電池、鎢在機械製品等,範圍之廣可說是各種產業重要且關鍵的材料。但稀有金屬蘊藏量大多集中在中國、南非、俄羅斯等政治較不安定或獨裁性較高的國家,所以在蘊藏量稀少及高度集中在某些國家的情形下,供應風險也相對的提高。
我國是個金屬資源的供給小國,但是卻是需求大國,不論是機械、半導體、光電產業,都是我國非常重要的產業,產值也相當大而這些產業對於稀有金屬卻是相當的依賴。我國兆元產業之一的TFT LCD產業不斷蓬勃發展,但關鍵材料及零組件卻嚴重倚賴日本或其他國家,從而引發出我國經濟命脈受制於外人的疑慮,更凸顯出稀有金屬對技術升級和經濟發展的關鍵性與重要性,其中TFT LCD產業中關鍵的稀有金屬銦更是近年來重要的議題。
稀有金屬銦,蘊藏量的稀少及礦源集中在中國,在供給面上有相當的風險存在。銦錠的價格也從2002年的100美元/kg,暴漲到2005年超過1,000美元/kg,漲幅有10倍之多。其中銦的需求有83%在銦錫氧化物ITO(Indium Tin Oxide),其中ITO大多用於TFT LCD產業,而且是以目前的技術尚難以替代的材料,也因為如此銦的供需是否會發生供給不足,一直是TFT LCD廠商所關心的問題,但不論如何銦的需求逐年增長,但產量的供給卻有限的情形下,供給的不足在未來是可預期的。為了降低稀有金屬的取得風險並維持產業競爭力,日本對於銦短缺的題擬定一系列的發展策略,值得我國參考,因此本研究將以日本為標竿國家,並分析銦的供需及替代技術的發展,來擬定台灣發展策略。
二、研究目的及重要結論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
1. 原生銦未來的供需發展趨勢,銦在未來是否會有供給缺口的出現。
2. 標竿國家對於銦資源的議題,是如何看待,以及發展策略為何。
3. 替代技術的發展現況及方向,銦在ITO的應用上的替代技術發展及未來可能的方向。
4. 台灣對於稀有金屬銦的發展策略為何。
經過本計畫的分析及研究最後得到以下五大點結論:
1. 稀有金屬銦是重要且關鍵的金屬。
2. 銦對於TFT LCD產業具有少量但關鍵性的影響。
3. 原生銦的供需會在2013年到2015年間發生供給缺口。
4. 銦的短缺對於台灣的影響在於ITO靶材的來源是否能穩定供給。
5. 日本對於銦短缺的議題擬定的發策略短期為儲備,長期為替代技術的開發。
三、台灣發展策略建議
(一)短期策略
日本在銦的儲備制度上,目前並不適合我們,因為我國並沒有銦的下游產業。我國在短期的策略上是確保TFT LCD所需的ITO靶材供應穩定,以下將短期策略分為防守型及積極型策略來說明。
1. 防守策略-與日本簽定ITO靶材長期的供貨合約
目前ITO靶材的主要製造商大多集中在日本,其中日本主要製造商,因此我國目前ITO靶材的採購來源幾乎都是從日本,如果我國沒有自製或和其它國家合作開發ITO靶材的情形下,除了向日本採購之外沒有其它國家能供應我們的需求,所以在短期策略上,如果採取防守的策略就是和日本簽定長期的供貨合約。
2. 積極型策略-與中國大陸合作發展ITO靶材及投資上游礦源
中國擁有豐富的銦礦源,但是在後段的加工上卻非常缺乏,近幾年中國也意識到單單只有提煉銦的價值並不高,必須往下游的金屬材料發展才能有較高的附加價值。我國的積極策略為投資中國上游礦源,就可掌握銦錠的來源和技術,並且和中國的國營企業合作生產ITO靶材已牽制日商獨大的情形。
(二)長期目標
我國在長期策略上,應該從最根本的地方著手,投入資源在替代技術的發展上,掌握未來新的替代材料所衍生的商機,從新材料、新製程,等相關的議題做及早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