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電子資訊光電顯示

引爆第二次電子顯示技術革命-探討前瞻軟性顯示器(Flexible Display)技術發展與應用機會研究

免費
出版作者 廖顯杰
出版單位 工研院IEK電子分項
出版日期 2005/12/30
出版類型 產業報告
所屬領域 光電顯示
瀏覽次數 1317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加入最愛
摘要

平面顯示器的誕生改變了人們使用顯示器的習慣,由於其更輕更薄的特性,除了對既有市場產生替代的效應,新的應用領域亦應運而生,包括可攜式產品、資訊產品及視訊產品等皆是平面顯示器的市場。為了因應上述市場對產品特性的不同要求,各顯示技術亦不遺餘力的改良技術及元件特性,期能在偌大的顯示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包括LCD、OLED、LTPS、FED、PDP等等技術,然而在邁入21世紀初各國業者也開始思考第三代顯示器的技術開發,雖然產品與技術尚未有定論,但是業者都期望相關產品能夠成為繼TFT LCD之後另一個明星產品。

從2005年橫濱顯示器展覽參展廠商所展現的產品來看,我們發現今年中有許多軟性顯示器技術廠商推出他們最新的研發成果,甚至也有業者已經宣布將於2006年開始量產Plastic彩色濾光片開始量產,Flexible Display技術已經逐漸影響目前的產業,然而任何新技術誕生初期將有許多可能性與方向,對於投入的業者也從不同角度進行開發,未來軟性顯示器的發展方向成為產業界所關切的課題,因此本研究報告目標將針對Flexible Display技術進行分析與探討,期望能夠在技術發展初期了解到各種技術未來可能的發展潛力與機會。

目錄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第一節 研究目的 1-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1-2

    一、技術預測定義及方法 1-2

    二、研究方法 1-5

  第三節 研究範疇 1-6

  第四節 研究架構 1-7

  第五節 研究限制 1-8

第二章 軟性顯示器應用市場發展趨勢 2-1

  第一節 可攜式顯示器產品發展機會 2-2

    一、手機產品面板發展趨勢 2-5

    二、e-book產品面板發展趨勢 2-7

  第二節 資訊與視訊產品發展機會 2-12

    一、LCD Monitor產品面板發展趨勢 2-12

    二、Notebook PC產業面板發展趨勢 2-14

    三、家庭TV產品面板發展趨勢 2-17

  第三節 應用產品特性要求 2-20

第三章 軟性LCD技術發展預測 3-1

  第一節 技術概論與簡介 3-1

    一、技術簡介 3-2

    二、技術發展歷程 3-5

  第二節 技術發展藍圖 3-7

    一、關鍵技術發展現況 3-7

    二、主要業者發展現況 3-21

    三、產品發展瓶頸 3-32

    四、技術發展藍圖 3-35

  第三節 軟性LCD應用機會評估 3-37

第四章 軟性OLED技術發展預測 4-1

  第一節 技術概念與簡介 4-1

    一、技術介紹 4-1

    二、技術發展歷程 4-3

  第二節 技術發展藍圖 4-5

    一、關鍵技術發展現況 4-5

    二、主要業者發展現況 4-14

    三、產品發展瓶頸 4-19

    四、技術發展藍圖 4-22

  第三節 軟性OLED應用機會評估 4-24

第五章 EPD技術發展預測 5-1

  第一節 技術概念與簡介 5-1

    一、技術介紹 5-1

    二、技術發展歷程 5-2

  第二節 技術發展現況與方向 5-4

    一、關鍵技術發展現況 5-4

    二、主要業者發展現況 5-6

    三、技術發展瓶頸與未來方向 5-10

  第三節 市場現況與應用機會 5-12

第六章 國內產業與建議 6-1

  第一節 台灣產業發展 6-1

    一、台灣產業發展歷程 6-1

    二、國內產業現況 6-3

    三、國內軟性顯示器發展目標 6-5

  第二節 國內產業發展建議 6-7

    一、短期產業發展建議 6-7

    二、中長期產業發展建議 6-9

附錄A 參考文獻 A-1

====圖目錄====

圖1-1 軟性顯示器研究領域 1-6

圖1-2 軟性顯示技術發展藍圖研究架構 1-7

圖2-1 主要中小型顯示器應用市場需求量推估 2-2

圖2-2 產品對平面顯示器的需求 2-4

圖2-3 2004年手機用AM-LCD面板廠商分佈 2-6

圖2-4 全球監視器需求量統計 2-12

圖2-5 2004到2005年LCD Monitor尺寸出貨量比重分佈 2-13

圖2-6 2004年LCD Monitor廠商出貨量佔有率 2-14

圖2-7 全球筆記型電腦用TFT LCD面板出貨量統計 2-15

圖2-8 2004年全球筆記型電腦用面板出貨比重(廠商別) 2-16

圖2-9 TV市場需求量推估 2-18

圖3-1 LCD結構圖 3-2

圖3-2 液晶顯示器之分類(依液晶分子結構面區分) 3-3

圖3-3 TN型液晶顯示器之工作原理 3-8

圖3-4 STN型與TN型液晶分子之扭曲狀態 3-9

圖3-5 外加電場下膽固醇液晶之結構轉變示意圖 3-10

圖3-6 Ferroelectric液晶顯示器 3-12

圖3-7 LTPS電晶體設計 3-13

圖3-8 IC poly-Si TFT on plastic substrate結構示意圖 3-17

圖3-9 Sony轉貼技術製程與產品示意圖 3-18

圖3-10 Seiko Epson開發的顯示器技術面板 3-18

圖3-11 Sharp提出電路設計改善方案 3-19

圖3-12 Sharp公司營收分布 3-22

圖3-13 Sharp 3.3吋軟性顯示器展示圖 3-24

圖3-14 Seiko Epson Display營收分布 3-25

圖3-15 軟性顯示器產品 3-27

圖3-16 三星電子未來軟性顯示器發展 3-30

圖3-17 Kent Displays策略聯盟廠商圖 3-31

圖3-18 Kent Display廠商產品開發進展 3-32

圖3-19 軟性LCD技術發展藍圖 3-36

圖4-1 OLED結構圖 4-2

圖4-2 Vitex Systems公司開發之BarixTM阻氣層 4-6

圖4-3 BarixTM交互沈積堆疊的製作方法示意圖 4-7

圖4-4 OTFT製造流程示意圖 4-9

圖4-5 轉印技術流程示意圖 4-11

圖4-6 Rohm and Hass公司所研發之塑膠基板製作方式 4-12

圖4-7 UDC公司營收 4-15

圖4-8 UDC未來技術發展藍圖 4-16

圖4-9 Plastic Logic發展藍圖 4-17

圖4-10 軟性OLED技術發展藍圖 4-23

圖5-1 EPD顯示器工作原理 5-2

圖5-2 EPD Shutter Mode彩色化示意圖 5-5

圖5-3 SiPix R2R製造示意圖 5-6

圖5-4 E-Ink可撓式顯示器 5-7

圖5-5 Gyricon產品展示 5-8

圖5-6 SiPix POP產品展示 5-9

圖6-1 台灣FPD產業結構 6-3

圖6-2 台灣FPD產值推估 6-4

圖6-3 台灣FPD產業投資 6-5

====表目錄====

表2-1 手機面板技術發展藍圖 2-7

表2-2 理想e-book的特性要求 2-11

表2-3 大型TFT LCD技術發展藍圖 2-19

表2-4 應用產品對顯示器特性評量 2-20

表2-5 軟性顯示器特性比較表 2-22

表3-1 軟性液晶顯示器發展歷程 3-6

表3-2 Bottom Gate與Top Gate之特性比較 3-13

表3-3 矽薄膜沉積技術之比較 3-15

表3-4 玻璃基板與塑膠基板特性比較 3-21

表3-5 Sharp早期塑膠基板研發計畫 3-23

表3-6 Sharp 3.3吋軟性顯示器產品規格 3-24

表3-7 Seiko Epson顯示器發展情況與生產線規模 3-26

表3-8 Seiko Epson軟性顯示器產品規格 3-27

表3-9 PM Type軟性液晶顯示器發展瓶頸 3-33

表3-10 AM Type軟性液晶顯示器發展瓶頸 3-35

表3-11 軟性LCD產品商品化時程推估 3-38

表3-12 軟性LCD產品市場滲透率推估 3-39

表4-1 OLED發展歷程 4-4

表4-2 可撓式LCD與OLED用塑膠基材之氧氣與水氣穿透率需求 4-6

表4-3 主動元件於塑膠基板上特性比較 4-8

表4-4 高分子與小分子材料特性 4-10

表4-5 塑膠基板特性 4-14

表4-6 POLYAPPLY計劃說明 4-18

表4-7 CONTACT計劃說明 4-19

表4-8 軟性OLED顯示器發展瓶頸 4-21

表4-9 軟性OLED產品商品化時程推估 4-24

表4-10 軟性OLED產品市場滲透率推估 4-25

表5-1 EPD發展歷程 5-3

表5-2 軟性EPD顯示器發展瓶頸與可能的解決方案 5-11

表5-3 EPD產品商品化時程推估 5-12

表5-4 軟性EPD產品市場滲透率推估 5-13

表6-1 我國軟性顯示器發展三階段目標 6-6
章節檔案下載
第一章 緒論
8
0 元/點
第二章 軟性顯示器應用市場發展趨勢
22
0 元/點
第三章 軟性LCD技術發展預測
39
0 元/點
第四章 軟性OLED技術發展預測
25
0 元/點
第五章 EPD技術發展預測
13
0 元/點
第六章 國內產業與建議
10
0 元/點
附錄 參考文獻
1
0 元/點
上一篇從國際價值鏈移動看紡織產業競爭...
下一篇由4C大廠佈局看台灣家庭網路發...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