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擁有全球第四位人口紅利國的優勢,人口平均年齡為28歲。現有2.4億人口,在2013年GDP將達8,800億美元,汽車居全球第18位。印尼政府積極推動汽車在地化生產,設定目標『取代泰國成為東南亞最大的車輛裝配基地』。由2012整年印尼之汽車銷量突破百萬輛超越往年水準,足見印尼政府推動汽車工業政策之決心。
台灣車載電子已逐漸進入國際供應鏈與售服(After Market:AM)市場,舉凡車用照明系統、影像式行車記錄、車載導航、車隊追蹤管理、車輛派遣管理系統、駕駛安全輔助系統、電動後視鏡、電動窗、倒車雷達、防盜、晶片鑰匙在台灣與歐美已多有應用實績。適逢印尼挾其汽車、資通訊產品應用之新興市場崛起,消費能力的上升,政治經濟與投資環境逐步改善,台灣車載電子可逐步應用在印尼智慧交通、汽車、路運海運介接等領域。
本研究對於台灣車載電子廠商,於印尼之整體佈局,提供下列建議:
1.善用印尼汽車政策與車載電子發展環境之低成本優勢兼顧內需與外銷:
東盟經濟體(AEC)實施自由貿易區(AFTA),加上印尼政府政策目標於2020年要將汽車產業聚落內地化,只要在印尼生產,均可享低奢侈稅;另外,雅加達已有加工出口區提供廠商100%免稅。國際OEM廠商將利用關稅降低的機會,於印尼佈局汽車與相關零件生產基地並提供產品出口。政策加速促成了印尼成為汽車低成本生產基地,對於尚在萌芽階段的印尼車電發展環境提供了成本競爭力,可兼顧印尼潛力內需市場並可外銷至東盟國家等。
2.建議台灣車載資通訊廠商加強發揮獨特核心優勢在印尼市場建立跨入障礙:
運用台灣車載電子業者在國際上已推出之新興商業模式,切入國際OEM車廠主導性較低之車載資通訊項目,包括國際客運後座車載資通訊娛系統平台運營、商用車隊管理派遣服務系統之新興服務平台,策略性地先移植終端硬體部分至印尼區域市場,目標族群先試煉熱衷母語的華僑區域,培育華人拓銷種子通路,再逐步拓展至印尼全區。台灣廠商宜將核心的後台軟體雲端資料中心之運營保留在台灣,藉此策略掌握台灣核心優勢提高競爭對手跨入障礙。另由於印尼中產階級人均所得逐步提升,消費者對車內電子資通訊與售後服務需求同步升高,廠商並需加強佈局高效率的售後維修服務網絡。
3.建議台灣車載電子零組件廠商先透過爪哇地區保修廠通路切入售服(AM)市場:
印尼車載電子售後服務維修市場(AM),有三分之二採用非正廠零件,正廠(OEM)零件與維修(AM)零件價差50%~60%。台灣車載電子零組件廠商切入私人乘用車售服維修(AM)市場極易獲致成效,建議加強對連鎖專業店(Home Centers)、修車廠之拓銷,並與華人進口商合作鋪貨於量販店。由於印尼高消費族群人口集中爪哇地區,建議台灣廠商可先切入爪哇地區的車輛保修通路,再逐步拓展至其他地區。
4.建議台灣車載電子廠商透過在台灣之日系車廠策盟切入印尼車廠(OEM)體系:
車廠(OEM)體系方面,印尼的龍頭車廠都是日系車廠,建議台灣車載電子廠商先與在台灣之日系汽車廠建立夥伴關係,透過其在印尼之日籍幹部合作,再以先進設備與技術在印尼設廠,通過認證爭取車廠OEM訂單。我國車燈廠商已有成功案例。
5.建議配合印尼政府經建投資方向,長期佈局新興車電整合應用缺口:
印尼道路系統發展不足、部分地區常淹水、天災亦多,都市經常塞車,造成產品的物流運輸成本高。印尼政府已著手投資「六條經濟走廊」及14個主要地區增建港口設施。加上印尼特殊的多海島特色與國情,車載電子可以應用的交通工具種類還很多,其中陸運與港口船運導航介接、商用車隊船隊、整合雲端管理系統等商機均尚未被充分發掘,建議我國車電產業可由此類缺口切入長期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