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探討近年來在全球普遍不景氣之情況下,全球食品飲料新產品之發展動態,由此找出近期內可能之發展方向,以供國內業者產品開發之參考,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全球新產品發展主要以飲料、烘焙食品及調理食品等最大宗。其中飲料新產品佔比最大,新產品主要集中於包裝水及果汁、運動及能量飲料。在混搭風潮以及飲料主體元素、機能性素材、顆粒、菌種、糖質等多種元素相互加乘下,飲料研發新產品的空間相對較大。
食品新產品的發展,以多樣化為基調,而隨機能性成分種類與應用逐漸成熟,健康化則成為主流。2008年全球約三成新產品主打健康訴求,過去此類訴求產品平均佔比為9%,而2008年營養強化產品佔30%、低卡產品比例26%,健康要素已經滲透各種食品,成為不可忽視的趨勢。
消費者越來越重視食品標示。消費者關注食品衛生安全,因此除食品來源及製程資訊要求必須透明化之外,對原物料或添加物資訊亦表關注。添加天然素材是全球趨勢,大部分廠商仍以回添在加工過程被破壞的有效成分為主要策略,但未來將朝向積極保留原料既有的營養成分。
此外,經濟不景氣使宅經濟更加發燒,不僅帶動消費者在家烹調與DIY的風潮,亦使消費者重新定位與產品品牌間的關係,並由此促使無店舖通路成為食品製造商重要的新興舖貨通路與行銷工具。
本研究建議應用台灣本土資源,開發特色產品,可與其他國家產品作有效區隔。食品廠商應善用無店舖通路,以因應宅經濟時代的消費需求。而隨消費者重新審視產品的實質價值,讓自有品牌產品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食品製造商需重新思考本身產品隱含的價值,與自有品牌的價值差異如何傳遞予消費者。另外,台灣食品新產品市場少有自己的特色,食品廠商應整合研發與行銷資源,建構有效益與有效率的產品研發平台,以真正滿足消費者多變的食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