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電子資訊電子零組件及材料

智慧居家建築趨勢下之先進感知技術應用商機

免費
出版作者 謝孟玹
出版單位 工研院IEK電子分項
出版日期 2011/10/13
出版類型 產業報告
所屬領域 電子零組件及材料
瀏覽次數 7061
評價分數 1人評價/4.0分
加入購物車 直接下載 下載試讀檔 加入最愛
摘要

近來在物聯網與雲端運算概念快速興起下,帶動了全球性的智慧居家建築發展風潮。透過ICT技術的導入,藉由技術與系統解決方案整合、感知模組平台整合、材料整合,使建築滿足節能舒適、安全防災、健康照護三大應用需求,也已成為國內科技廠商下階段積極布局轉型的主要方向。

展望未來,智慧建築不僅能對消費者的生活福祉帶來更大效益,也可望衍生諸多先進感知技術的興起與普及。有鑑於此,本專題將詳細探討智慧居家建築趨勢下的先進感知技術應用商機與策略。

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1-1

第一節 研究源起 1-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2

第三節 研究命題與假設 1-4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1-5

第二章 智慧居家建築定義與先進感知融合風潮 2-1

第一節 智慧居家建築定義與衍生先進感知融合新趨勢 2-1

第二節 智慧居家建築未來可能創新感知系統 2-5

第三節 智慧居家建築潛力感知系統與場域篩選 2-14

第四節 智慧居家建築感知系統國內外個案探討與差異分析 2-22

第三章 先進感知技術發展趨勢與改善方向 3-1

第一節 感知技術與創新模組平台/系統方案整合趨勢 3-1

第二節 感知技術與智慧建材整合趨勢 3-15

第三節 整體技術改善方向 3-21

第四章 智慧居家建築生態體系、服務模式與區域市場商機探討 4-1

第一節 智慧居家建築之生態體系與三大服務模式 4-1

第二節 美台業者服務商業模式探討 4-4

第三節 中國大陸業者服務商業模式探討 4-9

第四節 中國大陸政策與應用市場商機 4-14

第五章 智慧居家建築價值鏈重整與轉型策略 5-1

第一節 產業價值鏈探討 5-1

第二節 整體價值鏈面臨困境與問題 5-6

第三節 價值鏈重整轉型趨勢下之技術市場發展策略與建議 5-16

圖目錄

圖1-1 研究範圍 1-3

圖1-2 智慧居家建築趨勢下之先進感知技術應用商機 1-5

圖2-1 智慧建築的定義與應用範疇 2-2

圖2-2 智慧建築定義下的三大居家應用需求 2-3

圖2-3 智慧居家建築潮流下的先進感知融合新趨勢 2-4

圖2-4 過去建築居家感知系統缺乏「整合創新應用平台」 2-6

圖2-5 未來智慧建築居家可能「創新系統應用情境」與「先進感知方案」 2-10

圖2-6 焦點團體調查:智慧建築居家用戶未被滿足需求 2-13

圖2-7 智慧居家建築感知系統走向小系統與模組化 2-15

圖2-8 智慧居家建築社區的四大創新應用感知系統 2-17

圖2-9 「社區」為智慧居家建築感知技術重要應用場域所在 2-18

圖2-10 智慧居家建築四大創新感知系統需具備營運模式發展空間 2-21

圖2-11 GE Smart Home個案分析 2-23

圖2-12 遠雄綠能銀髮智慧宅個案分析 2-24

圖3-1 停車場成住宅治安最大死角、住戶安全需求未被滿足 3-2

圖3-2 智慧停車辨識系統的四大感知模組方案 3-3

圖3-3 智慧停車辨識系統的四大創新SI方案 3-5

圖3-4 智慧停車辨識系統首重安全、次重節能 3-6

圖3-5 社區住戶對Green Comfort需求與日俱增 3-8

圖3-6 「公用電力偵測」與「智慧建築外層」系統的三大感知模組方案 3-9

圖3-7 「公用電力偵測」與「智慧建築外層」系統的三大創新SI方案 3-10

圖3-8 節能舒適方案重點-在後台分析診斷後提出的建議與改善調整方案 3-11

圖3-9 住戶自主健康提醒意識需求興起-照護Kiosk概念應運而生 3-12

圖3-10 健康照護Kiosk智慧判斷未達醫療層次 3-14

圖3-11 政府政策誘因催生智慧建築市場 3-16

圖3-12 感知技術結合智慧建材潮流方興未艾 3-17

圖3-13 智慧變色玻璃、電控調光玻璃、節能窗 3-18

圖3-14 智慧儲能百葉簾、發電地板、外牆發電風鈴 3-20

圖3-15 智慧停車辨識系統技術改進方向:改善Sensor連動性 3-22

圖3-16 「公用電力監測」與「智慧建築外層」系統技術改進方向:改善Sensor穩定性 3-23

圖3-17 健康照護Kiosk系統技術改進方向:改善Sensor靈敏度 3-24

圖3-18 智慧居家建築感知方案應朝應用服務創新發展 3-27

圖4-1 智慧建築居家感知應用產業生態體系 4-2

圖4-2 智慧建築居家產業生態體系下的三大服務商業模式 4-3

圖4-3 非專屬系統、自我服務商業模式宣告失敗 4-5

圖4-4 專屬系統、專屬服務無法走出經濟規模 4-6

圖4-5 專屬系統、自我服務相對較為可行 4-8

圖4-6 中國電信「全球眼」服務商業模式案例-設備租賃+月租費 4-10

圖4-7 中國移動『宜居通』服務商業模式案例 4-11

圖4-8 國家電網『智慧電網』服務商業模式案例 4-13

圖4-9 中國移動城市與居家智能綜合管理平台 4-16

圖4-10 中國聯通推廣智慧城市與居家感知系統方案 4-17

圖4-11 江蘇有線推廣智慧居家技術應用方案 4-18

圖4-12 國家電網智能居家應用解決方案 4-20

圖4-13 中國市場是關鍵、東亞區域是機會 4-25

圖5-1 智慧居家建築產業價值鏈重整:四大陣營服務布署途徑 5-4

圖5-2 產業缺口在感知模組 5-9

圖5-3 SI秩序待重整 5-11

圖5-4 價值鏈各環節業者面臨問題 5-18

圖5-5 集結產業能量、揮軍中國大陸 5-19

圖5-6 智慧居家建築產業策略建議矩陣 5-23

表目錄

表2-1 智慧建築居家之B2C與B2B商業模式分析 2-20

表3-1 智慧居家建築先進感知技術應用商機與改善方向 3-26

表4-1 中國大陸一級城市智能小區、智能建築、智慧城市、樓宇節能規劃 4-23

表5-1 SI業者目前僅產業聯盟串連較完整者具相對優勢 5-12

表5-2 標配仍為SI業者提供主流方案 5-13

表5-3 中小型SI業者自行布署設備與服務成效不明顯 5-15
章節檔案下載
第一章 緒論
5
0 元/點
第二章 智慧居家建築定義與先進感知融合風潮
25
0 元/點
第三章 先進感知技術發展趨勢與改善方向
27
0 元/點
第四章 智慧居家建築生態體系、服務模式與區域市場商機探討
25
0 元/點
第五章 智慧居家建築價值鏈重整與轉型策略
23
0 元/點
上一篇3D影像互動應用趨勢與系統解決...
下一篇全球網路社群發展趨勢
熱門點閱
推薦閱讀
推薦新聞

若有任何問題,可使用下方檢索互動介面找解答,或是寫信到客服信箱。

itismembers@iii.org.tw

星期一~五
9:00-12:30/13:30-18:00